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暑期教育高花费 如何使教育成本不“沉没”?(2)

时间:2019-09-05 00: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半数受访者考虑过教育投资收益 如何规避“沉没成本”有学问

在被问及进行暑期培训投入时是否有切实考虑到投资收益时,49.05%的受访家长明确表示曾经考虑过收益。35.24%的受访家长表示没有考虑收益,还有15.71%的家长认为有收益但难以计算。这其中,不少家长是基于未来发展的角度,而非单纯从兴趣培养的角度来选择暑期培训,他们希望暑期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可以提升孩子素质和能力。

暑期教育高花费 如何使教育成本不“沉没”?(2)

图2-受访者进行暑期投入时是否考虑投资收益

陆先生家中的3岁孩子是第一次参加暑期培训班,孩子的妈妈对于这次的报班体验较为满意。在选择机构时她颇为上心,先是寻求了邻居的建议,还亲自去试听了几节课。试听过程中,她对“游戏+互动”的模式比较认同,认为这种模式寓教于乐的同时,可以养成语言学习的习惯。

问及如何规避“沉没成本”,她认为:“第一要试听课程,选择适合孩子的;第二要向其他家长了解将要报名机构的口碑;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签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把好关,把后续退课退费事宜协商好,如果它是不能退费的,我不会去报名这个课程。”她认为,课程再贵也比不上孩子的时间宝贵,如果上课的效果不佳,及时止损才是明智的选择。

调查显示,86.31%的家长倾向于选择“价格更高,但教学质量等方面更好”的课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长们对于“沉没成本”的预防心理。

像游学团这类无法中途退出的课程,规避“沉没成本”显得更为重要。应该怎么做?缪缪老师建议家长们擦亮眼睛,辨别优劣,不要被低廉的价格所吸引,更不要认为高价等于高品质或者学校推荐的就有保障,家长需要自己多去搜索相关的游学资讯后再做选择。她建议可以让孩子在游览景点之前先做好功课。很多博物馆和景区内都有二维码,孩子可以下载语音app,获取信息,让孩子学会自己找水喝。同时,她也提醒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教育责任完全转移给教育机构,“家长需要多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与其让机构带着孩子来游学,不如自己提前做好功课、亲自带孩子游学。”

来自深圳的安女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暑期不会给孩子盲目报班,应该要自己带。”在闲暇时间她会带着孩子去书城、博物馆,或去爬山踏浪,做亲子教育的践行者。据了解,她的孩子正在上小学,这个暑期只报了一个兴趣班,还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暑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缩影,家长们应当充分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将暑期班作为辅助而非依托。家长要理性看待培训,选择与孩子需求和兴趣相匹配的课程,不要过分追求超前教育。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能力,父母们需更多地回归教育者的身份,做好代际沟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言传身教地担当子女个性发展的导师——让这些付出的成本不会“沉没”。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