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武汉打造成为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近年来,洪山区紧紧围绕建设“大学之城”,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创新开展和辖区高校间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推行组织共建共联、党员共育共管、资源共享共用,加快推进了区校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互补、人才互动,形成了独具洪山特色的区域化党建“+”品牌。
二、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深化党建融合。强化“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的红色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区校合作、街校牵手、社校结对“三大行动”。按照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的原则,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灵活设置区域内党组织,建立区域统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延伸党的工作触角。联设组织架构。大力推进组织共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先后将辖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12所高校(院系)党组织吸纳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在组织关系、单位身份不变的前提下,推选114名高校(院系)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联建组织制度。协调推进事务共商,和辖区高校(院系)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和双向服务协议212份,涵盖区校间基层党建、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社会治安和文明创建等工作126项。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区校组织部长党建联席会。截至目前,共召开区校间“大工委”“大党委”联席会议670余次,协商解决区校共驻共建问题300多个。联过组织生活。依托“支部主题党日”载体,建立“街道+学校”“社区+院系”联组学习制度。积极推广“洪山大学之城”微信平台,统筹利用武汉大学“六一”纪念亭、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广场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区校党员回顾峥嵘历史,共过组织生活。今年以来,街道、社区与高校共建单位开展各类形式组织生活共计184次。
二是突出工作引领,强化治理结合。利用高校优质人才资源和教培资源,打造“开放校园”,建设“社区智库”,提供“实践平台”,开启人才共育新模式。全方位采取“选、育、管、用”等措施,多渠道培育区校党员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化党建中的主力军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校园筑梦计划”。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院系)挂牌共建基层社会治理培训基地45个,依托高校思想政治专业院系、党史党建研究机构举办各类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强化班、“两委”成员能力提升班和机关党员党性教育班,分批次选派全区1050名各领域党组织书记、800余名社区(村)干部去高校学习深造。同时,定期邀请高校学者到街道社区讲授政策理论、党建案例、社区事务等知识,促进基层干部开拓思路、转变方法。实施“社区植根计划”。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5个,选聘73名优秀党员大学生担任社区“第一书记”、书记助理,投身基层社会治理一线,在助力社区建设的同时,他们也在社区这块广阔的天地里汲取养分,生根繁茂。先后有47人毕业后进入社区干部队伍,25人任职社区党组织副书记,5人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有8人考入事业单位,3人考取公务员。目前,全区在职社区干部队伍中,大学本科学历比例已超过70%。实施“交流淬火计划”。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高校优势学科专业,聘请11名高校专家教授担任街道“发展顾问”,诚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7所省部属高校27名优秀人才到区直机关挂职,安排在“四水共治”“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同时选派区内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共建高校就业处、科研所、校友会等机构,联络服务“双百万工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是突出服务引领,优化资源整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纽带桥梁作用,围绕社区居民和高校师生的服务需求,敞开校门、打通“围墙”,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帮扶、创业培训、就业培训、文体娱乐等主题活动,通过服务引领、活动凝聚,不断增强区校共建的认同感、归属感。共享服务阵地敞开门。协商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4所共建高校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阵地和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综合性文体活动需求。通过高校社团“青春文化”丰富社区“红色文化”。全区166个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向高校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社、国学班、合唱团、摄影协会等社团组织走进社区、走向群众,给居民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娱体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精神文化阵地作用也将更加凸显。发动服务队伍走进去。激活区校“红色细胞”,发动在校教职工、大学生根据术业专攻和专业特长到临近社区认领服务岗位和困难党员群众“微心愿”。依托“洪山地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组织辖区465支高校志愿者服务队伍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1624场次,推行高校志愿者服务“私人订制”,形成了“群众需求”—“社区搭桥”—“团队回应”的良性互动链条,使居民及时享受到贴心便利的志愿服务。做实服务举措留下来。对接大学生服务需求,发布区直部门服务清单,推动公安政法、城市管理、文化体育、创业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部门资源进高校。打造“洪山区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提供集创业培训、就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支持、网络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在街道社区挂牌共建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42个。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建设8个环高校就业分市场,新增免费大学生创业工位1223个。
三、工作成效
2022佛山三水西南街道中心小学转学插班招
佛山本地宝佛山教育提供2022佛山三水西南街道中心小学转学插班招生报名指南有关的信息,...(163)人阅读时间:2023-04-272023佛山三水区西南街道公办小学招生公告
佛山本地宝佛山教育提供2023佛山三水区西南街道公办小学招生公告有关的信息,三水区西南街...(172)人阅读时间:2023-04-27深圳外国语小学(原深外东海附小)全解
深圳本地宝频道提供深圳外国语小学(原深外东海附小)全解析(招生+升学成绩)有关的信息...(193)人阅读时间:2023-04-27深外东海附小更名为深圳外国语小学,招
近日,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公众号发布公告: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更名为深...(118)人阅读时间:2023-04-27北京朝阳区小学名单一览(电话+地址)
北京本地宝频道提供北京朝阳区小学名单一览(电话+地址)有关的信息,有些家长不知道北京...(131)人阅读时间: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