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梧州职业学院: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大发展

时间:2019-08-27 16: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摘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的使命。梧州职业学院以解放思想的精神,大胆探索中高职深融机制,实现中高职的无缝对接,搭建好中高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全面持续深化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以职教集团为抓手,形成校企“一对一”“一对多”的深度合作模式;以实干担当的精神大力开展各类民生培训,强化培训基地建设,提升承训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生培训活动,为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凝聚共识、集聚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的新篇章。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和实干担当的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是职业院校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梧州职业学院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立足梧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搭建中高职对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助力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高效搭建中高职人才成长立交桥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以解放思想的精神搭建好中高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做好中职高职衔接,架设中高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之一。梧州职业学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院和梧州市职教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优势,大胆探索中高职深融机制,实现中高职的无缝对接,认真搭建高效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首先,扩大中高职对接的范围,把学院对接的中职学校由市区扩展到整个“三县一市”,扩大五年一贯制和单招、对口招生规模,增加中职升高职学生在整个招生总数中的比重,形成虹吸效应,在扩大学院办学规模的同时提升中职学校招生吸引力,形成中职、高职两个层面共同发展的局面。

其次,要理顺专业衔接体系。要以专业整合为切入点,将学院和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属下各中职校的专业进行统筹布局,进一步完善系校对接有关工作,畅通中职学生升读高职的通道。

第三,要建立健全专业课程衔接体系。要适应梧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职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全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全面持续深化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借助社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抓手。当前,梧州职业学院在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方面存在面窄、量小、浅表化等问题。

梧州职业学院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力争上游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方面迈出新步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首先,要在梧州市“东融”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主动出击,对标先进,进一步密切和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企业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院校教产融合和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经验,强化校企“一对一”合作,拓展合作对象范围,重点解决校企合作面窄量小的问题。

其次,要积极运用好职教集团这个校企合作的综合平台,大力构建推动校企“一对多”合作模式,拓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重点解决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浅表化问题。在前期已经牵头成立梧州市机械职教集团、梧州市卫生职教集团、梧州市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职教集团、梧州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新的成员单位壮大集团规模,完善职教集团组织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在信息交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提升、服务面向、实习就业等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订单班”、“冠名班”等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师生与员工的对接,实现校企多方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融通、共享和互补,拓展学院的办学空间,并疏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使学院建立起适应市场、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强化技能培训的现代职教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实干担当:大力开展民生培训助力扶贫攻坚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