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浦东教师带出新疆首支高中生橄榄球队

时间:2019-08-14 16:0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细,能补袜子;粗,能征服几十个野马一般的维吾尔族高中生。

  细,正如他的名字——姜楠;粗,恰如其微信名“怒放疆南”。

  姜楠,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原国家橄榄球队队员、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校务办副主任、莎车三中体育教研组组长。这位身高1.9米的汉子,2018年2月带着6个橄榄球登上了飞往新疆喀什的航班,新疆史上第一支高中生橄榄球队随之诞生。2019年6月22日,新疆首次高中生橄榄球赛也得以举行。

浦东教师带出新疆首支高中生橄榄球队

  把橄榄球带到新疆

  在孩子眼中看到热爱

  提起橄榄球,很多人想到的是带着大头盔的美式橄榄球。殊不知,英式橄榄球是一项绅士运动。比赛虽激烈,但很少看到双方球员打架的场面;赛场上,一群壮汉对裁判绝对服从,即便有异议也是由队长向裁判提出;赛后,胜利的球队会主动在场地边列队,鼓掌欢送对手离场,以示对对手的尊重。

  姜楠练英式橄榄球十余年,曾入选国家橄榄球队。“没等到参加奥运会就退役,这是我的终生遗憾。”他说。然而退役后,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橄榄球梦。报名援疆前,他就想好要将英式橄榄球这项运动带去莎车,并争取到了亚洲橄榄球协会赠送给新疆学生的40个橄榄球。

  在莎车,第一次拿出橄榄球,姜楠在一群高中生眼中看到了兴奋:他们拿着橄榄球满操场跑,还互相扔来扔去。“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他决定帮助这些孩子真正了解并爱上英式橄榄球。

浦东教师带出新疆首支高中生橄榄球队

  “放牛班的孩子”

  因橄榄球而改变

  在莎车,九成孩子是维吾尔族。他们能歌善舞,运动能力超强,发怒时如一头雄狮。当这群“放牛班的孩子”遇到以团结、勇敢、服从为特点的英式橄榄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个关键词:本质。

  在师长和同学的眼里,高二学生艾尔帕提有点调皮,三天两头打架。而在姜楠眼里,他却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一家人都靠父亲开饭店养活,他12岁时,父亲心梗猝死,生活发生了巨变。”姜楠了解到,这个男孩本是“学霸”,初中考进了乌鲁木齐一所不错的学校,但因为家庭变故和身体原因,郁结于心,之后不得不回到莎车读书,打架成了少年的一种情绪宣泄。

  “姜老师规定,留在橄榄球队须满足3个条件:不打架、不逃课、完成作业。为了留下来,我做到了。”自从进了球队,艾尔帕提刻苦训练,一年练下来身体变得更结实了,且成绩明显回升。看着艾尔帕提的转变,姜楠欣喜不已又有些遗憾:“我来晚了,如果艾尔帕提早一点训练,我有把握把他带进省队。”

浦东教师带出新疆首支高中生橄榄球队

  第二个关键词:初心。

  球队里有两个叫卡哈尔的孩子,肤色一黑一白。黑卡哈尔擅长长跑,保持着莎车县冠军纪录。他家住在远郊,家里需要他干农活,为此他每天都要赶回家,下了公交车还要步行50多分钟,好几次,他累得上课都打瞌睡。“再累再苦,我都要参加橄榄球训练。”他说。

  白卡哈尔是队里最瘦小的队员,刚加入球队那会儿,一些老队员欺负他个子矮、又是新来的,经常针对性地冲撞他。姜楠就当着所有队员问了两个问题:“训练完了帮我捡球、收拾场地的,是谁?球场上奔跑最积极的,又是谁?”队员们在心里默默回答了两个问题,从此对白卡哈尔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

浦东教师带出新疆首支高中生橄榄球队

  第三个关键词:英语。

  打球的专业术语,姜楠与同学们之间用的都是英语。

  之前,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姜楠利用休息时间,带着队员观看亚运会橄榄球比赛的录像,鼓励他们在学习橄榄球技术、了解规则的同时练习英语。“橄榄球不仅给他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还帮助他们拓宽了国际视野。”姜楠说,“学好英语,不仅对于打比赛有很大帮助,对于他们将来就业也有益。”

  同样是球赛,队员们更喜欢看中国橄榄球男女队的比赛。姜楠借机跟队员们讲述国家队里发生的感人故事,让他们体会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他说:“你们即使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橄榄球运动员,但这项运动的拼搏精神和国家队队员的爱国激情,也会鼓舞你们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