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讓孩子在拍電影中收獲成長電影研學探索中小學影視教育新模式

时间:2019-08-11 15:1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讓孩子在拍電影中收獲成長 “電影研學”探索中小學影視教育新模式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白瀛)北戴河第二中學的初二學生張宇軒,在一天內就實現了自己的電影夢——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根據課本內容,導演了一部微電影《三顧茅廬》。

  “這次活動對於增強我的自信心、培養我的領導力是有很大作用的,也讓我認識到了電影拍攝過程的不易和艱辛。”他說。

  張宇軒參與的“電影研學”項目由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研發。該中心主任張同道介紹,作為落實教育部、中宣部相關政策之舉,“電影研學”以電影為載體,用趣味性、體驗性、互動性的課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行動力和合作力。

  2018年11月,教育部、中宣部出台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3到5年時間,實現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基本普及,並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積極開展校園影視教育活動,讓中小學生在看電影、評電影、拍電影、演電影中收獲體會和成長。

  據介紹,“電影研學”項目已初步探索出一套深度體驗的電影教學模式,讓孩子在指導教師幫助下在一定時間內體驗一部微電影的創作過程。目前,整套課程已產生《三顧茅廬》《小兵張嘎》兩部作品作為首批成果。

  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王文湛說,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一項成果,“電影研學”讓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有助於促進中小學的影視教育。

  作為紀錄片學者和導演,張同道2006年開始拍攝兒童紀錄片,從《小人國》《成長的秘密》到《零零后》,記錄了一群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成長歷程。在長期跟拍過程中,他發現了電影對於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伍新春說,不同於一般的課外補習班,“電影研學”項目可以差異化地補充中小學的影視教育。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手機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下載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