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北京27所学校仅2所专门开设性教育课 校医成授课主力

时间:2019-08-10 21:1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

  性教育能有效防范儿童遭遇性侵

  前段时间,网络平台上,一个名为“北师大儿童性教育”的微博账号持续发布“如何预防和避免儿童受到性侵”的文章。账号的认证信息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文章作者刘文利是该课题组负责人,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顾问中唯一的亚洲专家。

  2007年起,刘文利带领团队在北京大兴行知学校开展儿童性教育实验探索,相继出版《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全12册)。这是全世界第一套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研发的,基于学校课程的性教育材料。

  “相关监测结果显示,系统的性教育能有效防范儿童遭遇性侵,但只在性侵儿童事件发生后才注意到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实在让人痛心。”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刘文利不断重复这句话。

  谈教育

  与公益机构合作服务农村留守儿童

  新京报:目前儿童性教育试点学校开展情况如何?

  刘文利:2007年,我们开始在北京联系学校、开设教学试点。大兴行知学校是第一所确认合作的学校,到2017年试点学校增加到了18所。原先,我们的试点都在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开展,随着这类学校合并精简,试点学校缩减到了目前的11所。目前还有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等公立学校、一土学校等国际学校与我们合作开展性教育教学和研究。

  放眼全国,目前有十几家公益机构与我们开展合作,为农村地区学校的留守儿童服务。主要方式是机构招募志愿者,由我们提供专业支持。

  新京报:课程以什么形式开展?

  刘文利:在试点学校中,性教育课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固定在课表中。国际上有研究表明,每学年至少12个课时、连续多年的性教育课程,能达到明显效果。所以,我们与试点学校协商,每学期安排6个课时,每学年12个课时。

  不同年级学生接受的性教育内容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第一年试点从一年级开始,随着孩子们年级升高,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也一步步开发编制。每册读本出版都至少经过三轮教学实验,直到2017年,涵盖1-6年级12册读本全部出版完成。

  已有研究表明,参与式教学在性教育当中效果明显。因此从第一个试点学校开始,我们就培训老师在性教育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故事分享、小组讨论、小调查等,增强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

  新京报:性教育课能帮助孩子免遭性侵害吗?

  刘文利:已有研究表明,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相对来说更加安全。性教育能推迟第一次发生性交行为的时间、减少性伴侣、增加使用安全套几率、降低性传播感染的风险,能在性行为方面做出更加负责任的决定。

  我们鼓励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能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感受、懂得保护身体隐私部位、表达自我意愿和权利。现实中,性侵实施者往往是具有一定“权威”的成年人,孩子面临侵犯时,懂得反抗“权威”是避免遭受性侵害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求老师讲课中,讲到生殖器官时,必须使用科学名称,如阴茎、阴道、阴囊等,不用俗称和代词,要传递给孩子的观念是,这些器官跟其他器官一样是人体的一部分,值得尊重和爱护。

  谈争议

  性话题是可以公开讨论的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展性教育最合适?

  刘文利:实际上,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就开始了。父母对性的态度,会反映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互动中。我建议,当孩子问出有关性的问题时,父母可以正式开启性教育旅程,鼓励孩子形成自己对性的看法。父母必须意识到,如果孩子关于性的问题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解答,那他们一定会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父母若不关注这些,反而是更大的隐患。

  我们主张在青春期发育前的两年,就尽量把青春期将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知识教给孩子。比如,我们在小学三年级讲“青春期来了”,告诉孩子青春期来临人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现月经和遗精应该怎么做,认识到这件事是自然的,引导他们以积极美好的心态迎接青春期到来。

  性教育要做在先,不能等问题发生或者已经对孩子造成伤害时再弥补。

  新京报:很多家长对于性教育还存在疑虑,你怎么看?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