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缙云小学教育领跑全市

时间:2019-07-26 11:3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缙云小学教育领跑全市

  缙云教育系统报道之小学教育篇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2月28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张森) 教育是缙云的一张金名片,勤学苦教的“霉干菜精神”一直是缙云教育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缙云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宜学’新高地,勇当山区教育排头兵和模范生”为目标,从学校传统的积淀中,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新优势,精心打造自身品牌,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丰富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宜学缙云”美誉度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据了解,缙云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工程,将富有缙云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文化、耕读文化、婺剧文化、剪纸艺术、民间体育等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个性发展、快乐成长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舞台。一大批特色项目和特色学校脱颖而出,紫薇小学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验二小获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婺剧进校园”,长坑小学、水南小学、舒洪小学婺剧节目相继登上央视大舞台。新建小学10年间七次获得全国电子制作锦标赛小学组冠军,七里小学、河阳小学等学生剪纸作品频频获得国家级奖项。目前,缙云现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省体育艺术特色学校23所。

  缙云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德育工作模式,规范强化德育文化和德育课程建设,全方位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了以长坑小学为代表的生活德育经验。2018年,缙云县成为丽水市唯一的省级艺术教育实验区,长坑小学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长坑小学因地制宜提出要让长坑的孩子“因课程而更加全面发展,因活动而更加多元自信,因开放而更加大气明理,因寄宿而更加自强自立”的办学理想,大力倡导生活即德育,德育即生活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形成了“生活化的德育目标,人格化的环境建设,象征化的校园活动,亲情化的教育方法,因地制宜的实施途径,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的生活德育模式,开创了极具特色的农村素质教育范式。

  期间,各大出版社及报刊先后报道了长坑小学的乡村教育实践经验《山花烂漫——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乡村教育实践》《浙江缙云:山区特色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等文章。2013年,《新农村寄宿制学校少先队员快乐生活的实践与研究》获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社区少先队专业委员会“十二五”科研成果特等奖。

  婺剧《水斗》《斗战神猴》等节目先后参加了央视少儿频道春晚录制和六一文艺汇演,并在北京举行的“鼓动·国音”国际打击乐艺术周暨“国音奖”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展演上,长坑小学以一曲《金鼓神战》获得银奖;其打造的特色教学模式,吸引了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河北、辽宁、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新疆、青海、重庆及本省各地教育同仁到校参观学习达6.8万多人次。

  同时,缙云全面推进“精准教学”实践研究,助推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建设“数字校园”“智慧课堂”,用智慧教育引领和促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师转型、课程转型、评价转型,为孩子提供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

  “通过同学们昨天提交的前测练习,老师知道你们对磁铁的相关知识已经掌握得不错。但是,老师也发现,对磁铁南北极的符号,很多同学还存在问题……”在丽水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暨“精准教学”推进培训会上,来自缙云县团结小学的褚旭斌老师正在向与会者展示“精准教学”观摩课《电磁铁》。

  2018年上半年以来,团结小学的老师已多次应邀在丽水市小学科学精准教学专题研讨会、丽水市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创新研究班“精准教学”研修活动等市级研训活动中开设这样的“精准教学”展示课。

  团结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为了克服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先天不足,给孩子们创设更好的学习、成长条件,从2007年开始,学校以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为突破口,走上了长达10多年的“依托网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教学改革之路。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