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4個碩士創“柿業”

时间:2019-07-03 08:5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一公斤柿餅能賣198元,還給賣脫銷了!”今年冬天,山西省孝義市兌鎮鎮產樹原村的村民們一聊起柿子就開心得合不攏嘴,很難想象,幾年前村裡的柿子曾一度滯銷,心灰意冷的柿農幾乎都去了外地打工,“5角錢一斤都沒人要,還不如爛在樹上”。

  山西孝義有關柿樹種植的記載始於明代,特產“牛心柿”皮薄個大,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產樹原村的柿子樹平均樹齡200余年,結出的柿子肉質細軟,味甜多汁,卻因為缺乏科學管理、加工技術粗糙、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導致柿子幾乎年年收而不豐,村民們過著窮日子。

  2017年10月,畢業於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王華虎,偶然的機會看到家鄉滯銷的柿子和愁眉不展的柿農,痛心不已,他下定決心辭掉工作回家鄉幫忙。

  王華虎意識到,在家鄉創出一番“柿業”不能單打獨斗,他想到了自己在高中時無話不談的3位同學。此時,畢業於計算機系的馮慶輝、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的任志輝、工程系的武世靖正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全力打拼,他們會不會願意回村裡創業,王華虎自己心裡也沒底。他抓住一次同學聚會的機會,在酒后跟這3位同學吐露了心聲,沒想到他們對回鄉創業的事一拍即合,4個人直接暢聊到第二天中午。

  “有學問的人,干活都和別人不一樣。”鄉親們聽說4個碩士要回村裡辦柿子加工合作社,都好奇地想去看看他們的陣仗,卻吃了一個“閉門羹”。原來,他們都跑去陝西、山東等地考察學習了,半個月后,4個碩士帶著先進的生產加工技術和成熟的銷售管理制度回到村裡,創辦了勝溪惠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為了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勝溪惠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吸收了柿農、優秀電商、退伍軍人等30余位成員加入。成員們分別負責柿子的生產、加工、晾晒、收購、線上推廣、線下銷售等環節,合作社創辦當年便收購柿子10多萬斤,產值100余萬元。

  “柿子能賣個好價錢,還雇我給削皮,一天能掙100多元,入了股的還有分紅。”村民李蘭蘭和丈夫原本都在外地打工,去年聽說有合作社收購地裡的柿子,還能提供就業崗位,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回家了,沒想到算下來比丈夫賺得還多。“今年就把我老頭也喊回來,還是回家好!”

  2018年,合作社承包了近千畝的牛心柿子種植園,投資興建了晾晒大棚、標准化生產車間和產品存儲冷庫,預計產值可突破500萬元,將提供180個就業崗位,能幫助260余戶農民平均增收3500元。(曹陽)

(責編:宋小萱(實習生)、熊旭)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