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 看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实现教育梦

时间:2019-06-28 19: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 看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实现教育梦


颜伏仁在和学校管理干部交流管理经验。

华声在线9月10日讯(通讯员 潘志强 石自行)校园从9亩增到80亩,7个班级,303个学生涨到43个班级,2200多个学生(附属幼儿园12个班),他将一所农村小学蜕变成课改实验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作为校长,55岁的颜伏仁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办一所优质的乡村学校。为此,他用了整整21年时间。今天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让我们走进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教育梦想。

有梦想就有方向

1982年,19岁的颜伏仁,临时替姐姐代班到学校代课。走进当时的燕窝小学,二栋土坯房,东南面用石头和三合土筑成的围墙把学校勾勒成一个四合院,一群或即或离,唧唧喳喳的学生用异样的目光望着他。颜伏仁说那情景至今还留在脑海里,他原来只准备干几天就走的,但还是不忍心离开。

这期间也有过对方向的选择。90年代初,家里的台湾亲戚给他在广州找了工作,“当时自己半年工资才200元,到那边一个月就超过这边一年,说没有想法,那是假的。” 颜伏仁说,但他最终还是没去。曾经,县区里招考乡镇干部,颜伏仁试着报了考,结果还真考上了。

去,还是不去?他犹豫良久,最后还是留了下来。1997年,他被调到古港镇中心完小任校长。“梦想,就从这里实践!”走进校门那一刻,他对自己说。

有情怀就有动力

彼时的古港完小,地处集镇中心,校园仅9亩,7个班级,303个学生。学校四面被民居包围,围墙拆了一半,有五个通道出入校园,拥挤不堪。面对这样一块贫瘠的试验田,颜伏仁首先想到的就是搬迁学校。可想法一提出,就被各方当头泼了冷水,颜伏仁意识到这注定是一场马拉松。

他马上调整了策略,先稳住阵脚,凝聚人心,再提质管理,逐步推进。在有限的环境下,颜伏仁把学校打理得井井有条,到2006年全市生源都处在底谷时,学校学生反而增至630多人。其实,这一切都是在为搬迁而准备,颜伏仁一方面做辖区内学生人数增长调查统计,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向上级提交搬迁方案,同时还邀请各级领导到学校视察。2007年,市里“四大家”领导召开现场会确定了学校整体搬迁项目。

建学校很难,颜伏仁早有心理准备。学校选址、建设规模、校园布局他都提前做了功课。然而建设中,还有许多他想都没有想到的困难。

“必须是42个班,建24个就不如不建。”对建设规模的缩减,他丝毫不肯妥协。最终,不仅规模没减,还争取到了幼儿园的项目。他还预留出了一块空地用于以后扩容。“这个用地规模至少能管30年!”这对一所农村小学已是很超前了。

“真的很累很累,但看着新学校像自己孩子一样成长、变样!心里很踏实!”2012年暑假,他一直坚守在幼儿园建设工地,因操劳过度,他急性心包炎发作,到湘雅医院动了手术,住了1个多月院。在重症监护室,他坚持要家人拨通电话询问,督促新建的幼儿园工程进度。大病初愈后,站不稳,话都说不连贯,他让家人把他送到学校,硬撑着在新学校转了一圈。

如今的古港完小有教学楼、办公楼、塑胶跑道和标准的8人制足球场,各种功能室齐备,还有附属幼儿园,基本已是颜伏仁梦想中的学校样子。

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 看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实现教育梦

颜伏仁在学校工地上监督工程进度。

“严”校长与“阎”校长

“漂亮的学校更要有充实的内涵!” 颜伏仁很重视学校品味、文化内涵的打造。古港完小的前身是狮山书院,他对学校这一渊源进行充分挖掘,传承“博我以文 拔乎其箤”校训,创作“扬帆远航"为校歌,设计“微笑娃娃脸“为校标,以“培养健康有个性的学生,创建和谐有特色的校园 “为办学目标,设立“春雷公益-香兰奖"为学校最高荣誉,勉励师生不断增长人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比学赶超,力争上游。

在学校管理上,颜伏仁经过探索形成独有的管理体系,他总结为分线划块,分工合作,民主管理,绑定评价。梯队组建学校工作每一条管理线上岗职人员,即便人员有流动,也能确保既定理念及方式的有效延续。颜伏仁对工作要求高、管理严格,甚至在学校广播点名批评老师,弄得周边的群众都能听到,“严”校长这也名字也就这样来了。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