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引起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是啥 如何治理

时间:2019-06-28 19:4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胶东在线消息  近几年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也认为提前学习知识对孩子将来上学有好处,引起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烟台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刘春强,在民声访谈中做了介绍。

  刘春强表示,受利益驱使的不正当竞争,有些幼儿园迎合部分家长需求,部分社会培训机构不规范经营和幼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等因素影响,部分民办幼儿园和农村部分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日常生活管理、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上出现“小学化”。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部署结合实际,全面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

  专项治理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制定治理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目前已完成。

  第二阶段:自查与摸排。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按要求进行自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抽查和摸排,于2018年12月底完成。

  第三阶段:全面整改。根据自查和摸排的情况,坚持边查边改、及时整改,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的各种错误行为。总体整改工作于2019年4月底前完成。

  第四阶段:专项督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及各省级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专项督查,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

  措施:

  一是坚决实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将各小学一、二年级教学进度向家长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指导幼儿园、小学办好家长学校,加大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力度,正确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

  三是与工商部门一道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规范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行为,严查社会培训机构在工作日招收3-6岁幼儿“抢生源”行为;

  四是进一步加大市县两级园长教师的培训工作力度,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加快解决部分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