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原標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高台縣今年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縣后,積極順應城市基層黨建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縣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社區黨委的核心作用,大力構建“一核多元”的基層治理體系,著力在同心同建同創、協商協同協調、聯席聯手聯動、整合配合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構建區域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服務一體化的城市大黨建格局,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証。

10月30日,高台縣城關鎮人民東路社區會議室內,氣氛熱烈,一場由人民東路社區黨委召集,轄區內縣交通局黨總支、縣委辦黨支部等21個單位、企業黨組織參與的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在這裡召開。

“我們社區基層功能型黨支部現在缺乏黨員活動場所,很多活動沒有辦法開展……”人民東路社區黨委書記陳彩霞說。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幫助解決,交通局家屬院內有幾間閑置的鋪面,裝修一下就能使用。”參加會議的縣交通局主要負責人立刻表態。

今年以來,高台縣著力構建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區域內各類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為支撐,全體黨員為主體,居民群眾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基層治理模式,符合條件的8個社區黨總支全部升格為黨委,吸納129個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為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定期召開社區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推動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互促共贏。

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的推進,使得一批涉及民生的問題得以迅速解決——地處城鄉接合部的新建南村社區,有2.5公裡的道路一直沒有路燈。通過召開聯席會議,縣建設局作為轄區單位,立即勘查、立項,用一個月時間解決了這個難題﹔新建東村社區的北河新村地勢低窪,甚至出現雨水倒灌進居民家裡的情況。通過召開聯席會議,轄區內的一些企業積極響應,籌集21萬元建設資金,准備全面實施相關改造項目。

高台縣城關鎮黨委書記孟越祖說,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推行以來,8個社區黨委共籌集到130余萬元的資金,用於解決21個涉及基層民生的“老大難”問題。

除了健全“一核多元”基層治理體系,高台縣還積極推動“同向發力”聯動體系,著力構建縣、鎮、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在融合發展中提升質量。健全“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完善雙向評價機制,推行雙向壓實責任、雙向溝通協商、雙向考核激勵、雙向評價干部等制度,推動社區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黨組織資源共享、活動共辦、黨員共管。

城關鎮醫院西路社區一樓,有一個免費醫療便民服務站,每天,都有不少居民來到這裡,在當班醫生的指導下,測血壓、量血糖,或是進行健康知識咨詢。

醫療便民服務站的當班醫生,來自醫院西路社區轄區的醫療健民黨支部。這個支部有黨員37人,其中30人為轄區醫療單位退休人員。除了每天輪班坐診,醫療健民黨支部的黨員們還經常分組入戶,上門為一些行動不便的社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今年以來,城關鎮根據黨員居住地域、個人特長、工作閱歷等,組建了“樂苑惠民”“書香育民”等功能型黨支部27個,實現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從“組織網絡覆蓋型”向“服務功能提升型”轉變。

同時,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將8個社區管轄范圍劃分為66個管理網格,建立黨支部、劃分黨小組,選派黨務骨干、優秀黨員擔任網格長和網格員,構建了“社區-支部-小區-樓棟”四級網絡組織體系。

此外,還積極探索區域多元型黨組織,採取獨立組建、聯合組建、挂靠組建、聯企集中組建等方式,在全縣商務樓宇、創業孵化園、商圈市場等新興領域建立黨組織。選派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108人,有效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引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物資捐贈、創業扶持、志願服務等關愛幫扶活動,發揮資源優勢,加強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的交流溝通、互融互促。

11月底,高台縣人民東路社區服務大廳的心願牆上出現了一條求助信息:“天氣冷了,我們想有一個保溫杯……”

求助者是轄區解放街小學的3名小學生。很快,轄區內的縣委辦黨支部獲知了這一信息。兩天后,3個孩子如願以償地領到了心儀的保溫杯。

“我想要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想有一頂棉帽”……今年以來,城關鎮各社區的“微心願圓夢牆”上,不時會有這樣的信息出現。

愛心,讓城市充滿溫暖。“說出你的夢想,我來幫你圓夢”——如今,越來越多的黨員參與到了這項活動中。

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歸根結底要落實到服務群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