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450人专家团队开展震后安全评估 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

 

  450人专家团队开展震后安全评估
   中小学幼儿园列为重点 完成后将启动灾后重建 目前震区安置点建立了“帐篷儿童之家”

450人专家团队开展震后安全评估 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

  在安置点内的“帐篷儿童之家”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体验式游戏和防灾减灾知识学习供图/新华社

450人专家团队开展震后安全评估 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

两栋居民楼震后碰到一起

450人专家团队开展震后安全评估 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

“双河文庙”在17日地震中受损

450人专家团队开展震后安全评估 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

李雨秦与军人哥哥罗雪锐拍下震后合影

  “哽咽谢救援”女孩找到救她的人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动态

  6月20日,四川宜宾市委宣传部对长宁“6·17”地震抗震救灾情况发布了最新情况通报。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20日16时,人员搜救工作还在进行,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情况和此前通报相同,受伤人员比昨天增加6人,达到226人。目前,房屋损毁核查评估正加快推进,据初步统计,地震共造成房屋倒塌922户3137间,严重损坏房屋16875户46886间,一般损坏房屋40689户114893间。灾情还在进一步核查中。

  目前,正组织省市县三级地勘、设计、燃气、给排水等方面专家450人,迅速开展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震后应急安全评估鉴定工作,并将中小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保障性住房等作为安全评估的重点。在评估完成后启动灾后重建工作。

  救治

  危、重伤员集中接受一对一治疗

  对于伤病员医治情况,截至6月20日16时,累计收治地震住院伤员156人,较昨天增加了3人。经有效治疗,现已有26名住院伤员出院,仍在院伤员130人。在住院的130人中,危重7人,较昨天减少1人;重伤12人;轻伤和轻微伤111人,较昨天减少22人。专家累计巡诊诊疗伤病员603人次,组织23名震后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心理疏导216人次,伤员伤情总体稳定。按照分级救治原则,所有危、重伤员均已集中在4家三级医院接受一对一治疗,各项救治工作正有序有效开展。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0日15时,宜宾市累计收到抗震救灾资金19284.89万元,其中,国家和省市财政共向灾区划拨救灾救助专项资金1.7亿元,接收社会抗震救灾捐助款物2784.89万元。为了加强救灾物资的管理使用,抗震救灾指挥部专门成立了以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唐浪生同志为组长的抗震物资使用管理监督组,将出台专门的抗震救灾物资使用管理办法,确保科学用好各类抗震救灾物资,阳光救灾。

  省市县三级累计调往长宁、珙县地震灾区帐篷5450顶,床13584张,棉被26000床,水和方便面各14000件,面包3000件,已分发给受灾群众。

  排查

  长宁震区水利工程未现重大险情

  据介绍,截至6月20日16时,省、市已安排6支专业地勘队伍、143名技术人员进入长宁珙县地震影响区10个乡镇开展专业排查,现已全面完成79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排查,其中5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变形加剧现象,已全部落实了避险措施。

  此外,对受地震影响的406座水库进行了全面排查,没有发生水库大坝明显移位、管涌等险情。对其中8座受损水库采取了降低水位运行措施,并明确专人24小时现场值守。对全市较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有5处供水厂(站)出现震损,经抢险抢修,震损供水设施已全部恢复供水。目前暂未发现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灾害危险区震后险情。

  震中双河供水站严重受损,供水站地下水水源枯竭,水处理设施不同程度受损,造成双河镇约8000群众供水困难。对此,市水利局已紧急协调出动抢险机车23台,并组织35名抢险队员冒雨连夜抢修,已于6月19日上午11时30分完成临时供水管道安装,实现临时恢复通水。同时,立即组织专家现场踏勘,经多处考察,目前已确定梨头村集中供水站为双河镇的新水源地,将加紧推进工程建设。

  安置

  建立灾后“帐篷儿童之家”

  在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方面,截至6月20日15时,累计转移安置81396人(其中长宁县41336人,珙县39258人,其他县区802人),其中,通过就近集中安置方式设置大型临时安置点27个、安置受灾群众29860人,采取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受灾群众515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