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2 22:31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1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启动
“一道道水来一座座山,赶上骡子走三边……”
这里是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人类的居住地。
这里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由甘入陕的第一站。
这里是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的地带。
这里就是——塞上古城定边。
定边源于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范仲淹“底定边疆”之意而得名,地处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自古商贾如云、边贸繁荣,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全县交通便利,307国道、303省道、青银高速、吴定高速、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县域面积 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人,辖14个镇、4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7个社区、335个行政村。全县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平安县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一系列称号。在众多荣誉面前,富裕文明、厚德务实、充满活力的定边人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吹响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进军号角,让塞上古城盛开幸福璀璨的文明之花。
2015年7月17日在纪畔乡召开定边县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表彰会
2015年8月25日至8月30日,县公民道德大讲堂走进乡镇、单位集中开展了24场次主题为国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巡讲活动
创建源于经济发展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镇化改善民生”总方略,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定边”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统揽全局,改革创新、务实担当,壮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在促发展中转方式、在强实力中提质量,有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先后被授予中国农业发展百强县、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200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县级油气当量产能第一大县、全省新能源产能第一县、全省农业园区最多县、全省唯一盐湖生产地。2015年,县域经济位列陕西省第10位。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设施健全、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2015年9月11日在文体广电演播大厅召开“县一级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
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
文明城市创建启动
创建坚持以人为本
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反映一个地方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含金量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定边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在2015年1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县城”后,坚持做到文明创建力量不减、机构不动、经费不少、监督不松,持之以恒深化、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2015年9月11日,召开定边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定边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创建规划》、《考核办法》等创建机制。会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县人大、县政协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各乡镇、各部门迅速传达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任务。全县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文明办牵头组织,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