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倩倩本报通讯员董志勇王培培
9月,正是金秋收获时。全市教育工作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学校建设两年累计开工面积544万平方米,7年补充教师 1.55万人,“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化全面推开,教育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学校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9月1日一开学,陵城区临齐街道明德小学的师生就搬进了新教学楼。扩建后,学校新增了4栋教学楼,建筑面积由2200平方米增至7335平方米,每班定额45人。“学校大班额问题彻底解决,还配齐了音乐、美术、科学等功能室,建成了可容纳 400余人的报告厅。 ”校长王翠红介绍说。
同样搬进新教室的,还有夏津县宋楼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从平房搬进新楼房,我们可开心了。 ”四年级一班学生刘一凡说。宋楼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6000平方米,教室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多媒体班班通,这里的学生可以和城里学生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城里教室不再挤,农村学校不再弱,全市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两年来,全市学校建设共开工校舍面积544万平方米,竣工439万平方米,加上配套设施、仪器、图书等共投入资金90亿元,“全面改薄”开工率、竣工率均列全省第一位,解决大班额竣工率列全省第四位。
这一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市里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明确学校建设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得益于各县市区的高标落实,市、县签订目标责任状,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全力推进;得益于各部门形成职责明晰的合力攻坚机制,齐心协力、共同担当。
教师补充与培养并重
9月10日,运河经济开发区石家园街小学新聘教师杨梦瑶,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梦想成真了。 ”杨梦瑶说。
今年,我市共招聘编制内教师1530人,也是连续第7年超过1500人。2010年,我市建立起“退补相当”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利用压缩、转企改制、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等方式收回编制用于教师补充。除此之外,通过探索后备教师招聘、面向全国聘用名优教师、政府购买服务等,拓展教师来源渠道。 7年来,我市共补充教师1.55万人,占教师总数的20%。
在德州,培训是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的福利。 3年来,依托国家和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我市组织教师培训12万人次,实施“百名教育家德州行”计划,邀请200多位教育专家培训校长、骨干教师6000余人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园园长、农村校长和骨干教师等专题“送训”2300余人次。
补充与培养并重,不断激发教师成长活力,名师成长俱乐部、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心语滚动作文等成果,逐渐推向全省、全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州经验’在国内许多高端教育论坛、年会,甚至浙江、江苏等教育高地进行介绍、推广。 ”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说。
优质教育资源提质扩容
过去的一年,我市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成果让人欣喜:学前3年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3%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保持在96%以上。
各学段全面开花,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质扩容,给了德州孩子更多上好学的机会。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投入资金7933万元,开工建设幼儿园100所,与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签署“一主七辅”8个合作协议,共建德州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3年花落德州,我市选手在国赛中摘金夺银,以高职学院为龙头、中职学校为骨干、社会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成功承办全国第八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校”战略研讨会,全市中小学特色办学的活力日益提高。
学有优教惠民生。我市高标谋划教育发展,坚持教育事项优先决策、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资金优先保障,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县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别,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功,让德州教育更有影响力,让德州人共享教育发展带来的福利。
2022佛山三水西南街道中心小学转学插班招
佛山本地宝佛山教育提供2022佛山三水西南街道中心小学转学插班招生报名指南有关的信息,...(163)人阅读时间:2023-04-272023佛山三水区西南街道公办小学招生公告
佛山本地宝佛山教育提供2023佛山三水区西南街道公办小学招生公告有关的信息,三水区西南街...(172)人阅读时间:2023-04-27深圳外国语小学(原深外东海附小)全解
深圳本地宝频道提供深圳外国语小学(原深外东海附小)全解析(招生+升学成绩)有关的信息...(193)人阅读时间:2023-04-27深外东海附小更名为深圳外国语小学,招
近日,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公众号发布公告: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更名为深...(118)人阅读时间:2023-04-27北京朝阳区小学名单一览(电话+地址)
北京本地宝频道提供北京朝阳区小学名单一览(电话+地址)有关的信息,有些家长不知道北京...(131)人阅读时间: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