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一〇三)

时间:2018-06-25 15:4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1966年1月1日,南越,西贡以西20英里的Bao Trai正在激烈交火。一群村民躲在河岸边,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儿童,惊恐地看着一名手持M79榴弹发射器的美军伞兵。美联社Horst Faas拍摄。至1971年,美国春田等五家兵工厂,生产了超过35万支M79榴弹发射器。韩国大宇公司和南非Milcor公司获得授权仿制。越南战争长达20年,美国投入的军费超过1680亿美元(约合14.9万吨黄金,现值63120亿美元)。这是个极其惊人的数字:相当于美国二战军费的一半,相当于1966年中国GDP(761亿美元)的两倍多,相当于2010年中国全年GDP。

相关阅读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一〇二)

冷战时期,美国军费开支长期占GDP总额的10%左右。1964年美国军费开支525.85亿美元,1970年达到801亿美元。越南战争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使以军事工业综合体为牵引的美国工商业体系,得以维持运行。美国军工产业吸纳了超过300万就业人口。国防工业雇佣了全国59%的航空工程师,22%的电气工程师、20%的普通工程师。全国三分之一的企业与军事工业相关。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跟在美国后面发了战争财。而美国政府透支国力,背负巨额财政赤字,国际收支恶化,国债规模迅速膨胀。1969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被迫转向战略收缩。苏联趁机进入战略扩张阶段。1970年代石油价格暴涨,使得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与出口国,获得上千亿美元外汇收入。过于依赖石油出口,给苏联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间接导致苏联解体。

到1980年代,美国依托军工产业积累的巨大技术资源,向民用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形成显著的技术竞争优势。如波音、IBM、德州仪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通用动力、杜邦、陶氏化学、美国铝业、埃克森石油、固特异等企业,成为难以撼动的产业巨无霸。到1990年代,随着苹果、微软、英特尔、雅虎等新兴企业的崛起,美国进入新产业变革时代。同时期,中国由于全面摧毁肢解军工产业、压缩军费开支,转而发展低端出口加工业,使得全国重工业体系陷入破产衰败状态。全国下岗失业人口超过4000万人,数十万家国有企业破产倒闭。

1966年1月,南越,西贡东北部,美国陆军出动UH-1直升机,进行机降作战。美联社Henri Huet拍摄。蝗虫般漫天飞舞的UH-1,成了越战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从1956年至1976年,美国共制造了超过1.6万架UH-1直升机,耗资上百亿美元。光是在越南战场就投入了超过7000架,损失2500余架,阵亡飞行员2200余人。在产量上只有苏联的米-8中型直升机能够匹敌(生产了1.2万架)。1980年代后,UH-1逐渐被UH-60黑鹰直升机取代。2012年中国直升机年产量,飙升至近200架。由此可见冷战时期,美苏高强度军备竞赛的疯狂规模。

1966年1月8日凌晨,福州军区守备7师F131号登陆艇,战士吴文献,伙同吴珍加及吴春富两人,枪杀艇长甘久郎和其他6名战士,将登陆艇驶至马祖岛投敌。当晚,解放军通过情报系统获悉,台湾军方将以专机将他们接返台湾本岛。1月9日下午3点半,台湾军方派出的HU-216(SA-6)信天翁式水陆两用机,搭载吴文献等人从马祖起飞(如图)。三分钟后,福州军区通过预警雷达发现该机,空军第24师出动两架歼五、两架歼六,将该机击落,机上17人全部丧命。歼五飞行员李纯光、胡英法记一等功。台湾国民党中央社将其斥为“谋杀反共义士”。

1966年1月14日,苏联运载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因癌症手术失败,死在手术台上,年仅59岁。这位天才设计师杰出的项目管理能力,保证苏联赢得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头一个阶段。他的猝死,对于被内耗和官僚主义困扰的苏联登月工程来说,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照片为拜科努尔航天城内的科罗廖夫纪念碑。

1966年1月15日上午10时22分,西班牙沿海的比利亚里科斯村和帕洛玛雷斯村上空,美国战略空军的一架B-52G轰炸机,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进行加油训练时,在万米高空相撞爆炸解体。要命的是,B-52轰炸机上带着四颗B28RI(MK28)氢弹,爆炸当量145万吨。美军紧急出动进行搜索,在陆地找到三枚摔坏的氢弹,第四颗掉到了海里。美军动用了3000多人,耗资2000万英镑,在海底搜索3个月,最终在4月7日8时45分,将第四颗氢弹从864米深的海底,捞上了海燕号(ASR-14)潜艇救援舰的甲板。MK-28是美国最长寿的核弹头,威力7-145万吨,从1958年服役至1991年退役,服役期长达33年,总共生产了4500枚(起码耗资百亿美元)。中国在1967年空投爆炸的第一颗氢弹,即达到了MK28的水平,一步抹平了与美国核武器二十年的差距,堪称奇迹。1979年9月13日,中国的一枚空投氢弹因降落伞失效,在新疆罗布泊直接坠地破裂,造成放射性污染。工程兵将氢弹用混凝土就地掩埋。邓稼先博士在查看事故现场时受到大剂量辐射,1986年因直肠癌去世,年仅62岁。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