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今年高校毕业生834万创新高 就业形势好不好?(2)

时间:2019-06-05 11:4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对此,赖德胜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才的培养根据适龄入学人口结构与产业发展长期趋势做出招生规划,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紧贴市场变化,非常灵活。大学生的供给侧在适应需求结构转型方面面临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有待化解。

  开药方——

  做精就业服务、优化课程内容,让毕业生与岗位需求更加匹配

  解决上述矛盾,需要企业高校、管理部门精准施策、各个击破。

  走出去、引进来,本地吸纳不了,全国各省来帮忙。“陕西这么好的高校资源切不可浪费了,为了帮助本地毕业生顺利就业,我们以校园会为抓手,欢迎各省、地、市及各行业企业来陕招聘,也主动走出去联系外省企业组团赴陕招聘,同时及时与其他省份人社部门关注互通社会招聘会的信息,积极引导毕业生求职就业。”刘鹏程说。

  开讲座、传经验,学校帮助毕业生识别就业陷阱。华中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属于弱势群体,有的企业在签订协议时,只说年薪有多少但不说具体的薪酬比例划分,是税前还是税后、是否包含五险一金……就业指导讲座和培训中,都会专门安排相关内容,帮助毕业生排除风险。

  全方位、高精度,公共服务牵线搭桥,帮助毕业生降低择业成本。3月下旬,人社部宣布第六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正式启动,各地将举办至少800场现场招聘会,活动持续至6月7日。除了招聘会,各大高校还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我们学校的研究生,第一学期就开设了职业发展课程,到了毕业季,还开设求职训练营,邀请企业参与校园模拟招聘大赛,开展公考、事业单位等笔面试培训和模拟公务员面试大赛,全方位帮助学生们做好准备。”华中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

  对于技能偏差问题,赖德胜表示,各类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都需要做出调整,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变化。

  对此,西安文理学院有自己的探索。“师范是我们学校老本行,这几年,我们专门针对小学教育师资要求,推行四年全程实践,即大一进行认知实习,了解未来的工作场所、教育对象;大二进行教育见习,利用所学知识做教育观察;大三是教学实习,教4—6节课;大四毕业实习,完成一定教学工作量和考核指标。”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曹莹说,从入学起就“备战”毕业求职的各项举措很管用,学校学生就业率一直比较高。

  化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浙江还抓住了创业这一环节。前不久,第二届桐乡籍大学生就业创业推介会在桐乡市举办。会上,全国首个实体大学生创业银行揭牌,创业银行集信息交流、政策落地、导师结对辅导、社会帮扶、金融支持为一体,兼具金融与非金融功能,全方位助力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当天,就有4名创业大学生和2个大学生创业公司获得了总额达720万元的创业贷款授信。对于初创型企业,桐乡还将提供初创奖励、无息贷款、人才奖励、免租金工作场所等配套政策。这些政策红利,大学生创业者同样可以享受。

  就业歧视是就业的难题之一。日前9部门联合发文,严禁就业性别歧视,发布性别歧视招聘信息最高可罚5万元。“作为管理部门,我们一方面大力宣传《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使招聘企业和求职者自觉规范自己的招聘求职行为;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招聘企业资质审查制度和规范的招聘信息审核程序,保障招聘求职两个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努力创造一个合法、公正、和谐的招聘求职氛围。”刘鹏程说。

  “说一千道一万,走出校门靠实干。我给自己的‘预期’降了降温,先找份工作干起来,积累经验,能力强了,发光发热的机会和舞台总会有!”吴智立说。

  (记者  李心萍  张丹华  方  敏  范昊天 王澍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29日 19 版)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