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名师IP化摇身变"网红" 教育机构与公立校双双迎挑战?

时间:2019-06-05 11:4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未来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程婷)“有流量了,翅膀硬了,能自己招生干机构了,机构怕不怕?”文都教育考研英语辅导教师、网红名师何凯文13日在北京一场教育论坛中发表了一场题为《名师IP化,对机构是机遇还是挑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其实真不用怕,没什么好怕的。

何凯文指出,“大机构能推出一位名师,后面也就能推出更多名师。一位名师走了,他能带走多少流量呢?而且这个流量又能持续多久?小机构其实也不用担心,让他成为合伙人。所以我个人觉得,老师即使再有名气、再有流量,机构和老师之间一定能找到一个合作的点。”

名师IP化摇身变

何凯文在发表相关主题演讲。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不得不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为名师的“扩音器”,不少网络名师不仅获得了年薪百万的收益,而且还像明星、网红一样收割了大量粉丝。网络名师的诞生,一方面给教育机构带来流量与生源,另一方面又给教育培训机构带来生源随名师的出走而一同流失的隐忧。

与此同时,在巨大的反差之下,近年来公立校名师名校长离职出走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名师IP化潮流之下,教育机构和公立校双双面临好老师难留之疾?

名师IP化让教育机构又爱又怕

有道精品课今年6月将自己的一名语文老师送上了湖南卫视的一档毕业生晚会节目,去年则有三位名师亮相《天天向上》,力图树立名师形象与品牌。

事实上,多年前新东方就开始培训名师,老师是新东方这些年来不断壮大的核心要素,而名师在其中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名师的存在不仅能吸引生源,还能提升品牌吸引力和传播力,促进品牌良性发展。从新东方到有道精品课、文都教育、华图教育等都打造有自己的名师。

与过往不同的是,随着“名师+直播”的兴起,老师摆脱了传统的教室的限制,从一次最多教几十名学生,转向可通过网络同时给成千上万名学生上课,而魅力名师的影响力则可通过网络迅速扩大,并出现名师IP化现象。以何凯文为例,其微博粉丝数已达665万,发条小视频阅读量即可达数百万。

名师的IP化一方面会在无形中弱化老师与教育机构的关联,另一方面又带给了名师更大的个人价值和发挥空间。同时,越来越多名师通过网络大课堂实现了年入百万甚至年入千万的收入,可谓名利双收。

但名师依然是稀缺资源,并非人人能当。经常研究名师特质的CC网师大学副校长许俊曾表示,网师不是没有技术含量凭空挣钱的,他们除了会教书,颜值、情商、对用户的了解,全都不差。

这也意味着,一旦IP化名师被其他机构挖走或者出走独立门户,将带走流量,会给教育机构带来不小损失。

名师IP化诱发公立校名师离职潮流?

在教育机构网络名师因高薪、高人气引发关注的同时,近年来公立校名师离职的声音也频频传出。

就在2016年,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离职的消息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另据媒体报道,仅杭州主城区,除王崧舟外,2015年至少还有两位知名特级教师“跳槽”。

根据相关报道,王崧舟调往杭州师范大学任教,转为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了;另两名名师之一则去了某民办幼儿园就职。而在未来网记者熟识的名校长中,有两人近年也离开公立校,转入民办教育集团。

对于公办学校教师离职现象频现的原因,此前有调查归因称:教师职业辛苦,年轻人吃不消不愿意做;二则教师收入偏低,部分骨干教师出走另觅高薪工作;此外“编制”的诱惑力降低,教学与社会舆论压力、杂事多等影响了教师的选择。

此前还有报道称,南京数名小学名师离开公立校,投身民办教学机构,仅南京某家创办于2006年的民办教育机构,就有数十位名优教师先后加盟。

有业内人士分析,教育培训机构的名师口碑、小班教学、薪酬更高、发展空间更大,正式一些民办校、教育培训机构能吸引公办校名师加入的原因,而当前的名师IP化、年收入破百万等无疑又增加了教育培训机构对公立校名师的吸引力。

名师IP化带来的挑战如何破?

伴随着名师IP化的兴起,“要不要去名师化”也是近年来常被讨论的一个话题。

在此之前更有声音称,业内一些大的教育集团在逐步推行去名师化,以便控制师资成本,建立标准化体系,同时规避商业风险。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