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难到北大硕士丑化了谁

 

  最近,一条“小学一年级数学题难到北大硕士”的新闻在各大网站疯传。原文是这样的:

  给你出道一年级数学题:小明钓鱼回来,小玲问他钓了几条鱼,小明答:“6条没头,9条没尾,8条只有半个身躯。
 

 
”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记者就此请教北大的的一位数学硕士,硕士说经过演算没有答案。记者于是很“幽默”地来了一句:看你半天没想出来,告诉你吧,标准答案是23条。硕士说,答案和题目之间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见1月25日《南方都市报》)

  笔者恰好是数学老师,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感觉就是无聊。依笔者的理解,这显然不是个真正的数学题,而是个“脑筋急转弯”:6条没头是0,9条没尾是0,8条只有半个身躯也是0,最后答案是0!这样的题目,本身无所谓标准答案,这样的炒作也没什么意义,进一步,这条新闻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还扯上北大硕士,更是有炒作的嫌疑。

  其实,从这位记者的采访口吻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名记者应该说是别有用心的。他是(或她?)想嘲笑硕士,嘲笑北大,嘲笑整个中国教育,要不然,他不会幽默的来个“标准答案”,并伴以幸灾乐祸嘲笑硕士的口吻。不过很可悲,他没有料到,这样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他的幽默,只不过显示了自己的无知,在嘲笑别人的同时,却是先把自己嘲笑了一回。即或这条新闻是真的,对于这种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这位北大硕士一时没有转过弯来,也没什么稀奇。华罗庚还不会初中平面几何题呢。

  更可悲的是,许多网友和家长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大肆炒作,纷纷指责教育的不是,有许多网友还列举出了更多的小学作业里的所谓偏题、怪题、难题来做证明。这里,有一部分家长是被蒙蔽,有一部分家长是看戏不怕台高,有一部分家长是真的伤脑筋,有一部分家长恐怕也是怀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目的。

  笔者的小孩也是一步步从小学上到现在的初三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寒暑假作业里确实有一些超出小学生水平的作业题。家长和网友们又和应试教育扯上关系,其实恰恰不然,这些题目一般都是作为趣味题、课外题、创新题而存在,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做然后拿去应试的。有些题就象上面的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有些题,虽然超出课本范围,如找规律的题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些题,融合了其他学科知识,如家长列举的“有几种红色”,学过科学和美术的就知道“赤红、橙红、褐红、紫红、深红、粉红、玫瑰红”等很多,何止五种。这样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主动探索并体验探索的乐趣。原则上说,都是一些增进智力的题目,目的是希望孩子多动脑,不要只会“搬”书本上的题。本意就是叫人们不要死脑筋!

  有网友搬出美国小学生的作业如何如何容易,但我们的家长和网友有没看到美国的小学作业有多少科技探索题?美国的小学生又有多少创造小发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美国小学二年级的假期作文题目是:论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这样的题目,如果当论文看待,就是专门研究文化的教授也未必写得清楚,但人家的意思是促使学生多看书、多查资料,多了解一些知识、增广见识而已,谁也不会把这当作是要求小学生写论文,更不会有“标准格式”和“标准答案”。我们的家长在不满和抱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稍微多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

  教育孩子是大家的事情,望子成龙是共同的心愿,我们在“责打”教育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先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真正关心支持过教育?是不是真正了解和懂得教育?是不是我们本身也还需要接受再教育?至少,不要恶意地去制作教育的恶作剧。这种恶意的炒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丑化自己!

  教育首页 | 高考 | 考研 | 公务员 | 论坛 | 博客 | 校花  
   

湖南长沙高考首日母亲送考后忍不住流泪

 
母亲送考后忍不住流泪  
  ·实拍人大附属中学:家长在太阳暴晒下等待
·五花八门送考车 看哪个最牛 最感人的图片
·重庆一父亲送子高考归来途中被天降钢管砸死
·高考时遇到的最囧事情 网友实拍:最牛的高考图片  
·2010高考作文题目 2010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布  
·  
 
>> 更多  
 

 
 
 
  ·
·高考考生们最灿烂的笑容 实拍最牛高考送考车
 
·晒一晒高考最吃亏的省份
· 高考作文命题最强悍的联想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