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7 01:11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光明日报记者 王庆环
嘉宾: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董青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院长
梅 强 江苏大学副校长
雷家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李家华 国际劳工组织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
张莉鑫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胡汉辉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张玉利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
施永川 温州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
魏拴成 上海应用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葛建新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
祝 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陈东敏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王庆环
编者按
理想的创业教育什么样?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建立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日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业界的多位创业教育专家,围绕“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学学科建设”主题,深入分析我国双创背景下的创业教育现状,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创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创业教师队伍“三多三少”的警示:坚守教育理性,防治“虚火过旺”,成就“守正出新”
闵维方: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现已成为高校关注的话题和教育改革实践的重点。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上,参赛选手在调试一款楼梯保洁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王凯摄
通过特定的教育所形成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和发展起来的各种知识能力是创新创业的必要支撑,目前相对于全国波澜壮阔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应该通过教育本身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更加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需要时间和知识的准备,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能否成功创业,归根结底还在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激发创新创业的兴趣,点燃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实际创业的是少数人,但创新创业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专门的课程学习,更需要扎实的通识教育基础和实践锻炼;不仅需要高等教育所学的高深知识,还依赖于中小学教育培养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教育过程,对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办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才能有源源不断地人才支持。
董青春:现行的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广泛而蓬勃的运动,创业教育似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创业大赛。创业教育的目标实现与否?投入产出如何?如何看待创业投资和创业教育新模式?以什么方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评判标准?这些都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追求和方向,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明确的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
梅强:从全国范围来看,创业教育既有虚火过旺的问题,也有被边缘化的情况。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清晰、不统一,也不够重视,把它看成是团委和学生工作的任务,专业教师基本游离其外,而专业背景不同的辅导员成了主力队伍,这样长久来看很难保证教育的专业性。在培养对象的问题上,也没有完全澄清究竟要对谁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