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读完小学就考研?14岁少年进南理工复试…

 

最近在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一群大学生中间出现了一个14岁的少年,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个出生于2004年1月的广西男生名叫胡耀元,他小小年纪就已经通过自学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而校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胡耀元在复试中的表现相当不错,最终能否录取,正在等待最后审核。

小学入学前已经看完《荷马史诗》

胡耀元的妈妈表示,胡耀元的阅读能力来自宽松环境的培养。“孩子没什么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地读书。孩子3岁时能够认识一千多字,小学入学前就已经读完了《悲惨世界》《叶普盖尼·奥涅金》《荷马史诗》等外国名著。”这一串高校中文系学生必读的作品名单,莫女士说得非常轻松,“小的时候,我的外公也是这样给我讲名著的,这些名著我都读过。”

先后通过30多门自考

小学毕业后,莫女士和胡耀元商定,决定在家学习。胡耀元也认同这一做法,“因为学校学不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在家学习期间,文科由胡耀元自学,莫女士指导,理科请人回来一对一辅导。

按照莫女士和胡耀元原先的规划,胡耀元是要参加高考的。但由于广西高考对于年龄限制的变化,未成年人胡耀元无法参加高考。“不让考高考怎么办?那我只好考研了!”莫女士解释,“我没选择了呀,要不然我们在家里面一直呆着也很寂寞。”

2014年10月至2017年,胡耀元先后通过了30多门自考科目。

复习考研期间每天看两集电视剧

去年11月,胡耀元正式开始复习考研,他决定选择南京理工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作为考研目标,“之前参加《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时我来过南京,觉得南理工的学风很好,所以我选择了南理工设传学院新闻方向。”

带着五门课总分364分,两门专业课120分和125分的初试成绩,胡耀元出现在了南理工设传学院的复试现场。除了相关专业问题,他还用英语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简·奥斯汀,“她的《傲慢与偏见》等作品我都看过,是英文原版。”

考研备考期间,胡耀元的心态倒是放松。他延续了自己参加自学考试时的习惯,每天看书3—4个小时,中午和晚上各看一集电视剧,晚上的时间还出去跳拉丁舞和打网球。“我喜欢打网球的竞争感。”

研究生报考时,胡耀元选择的是新媒体方向的研究生。14岁的准研究生是如何看待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空间的?胡耀元表示,自己会在QQ空间发表说说,“好友会给我点赞。”

此前,胡耀元在桂林的自学和生活,妈妈一直陪伴左右,如果他能被南理工顺利录取,那么接下来他将来到南京生活。莫女士已经为未来做好了规划,“顺利考上的话,我们会在校外租房子,毕竟是未成年人,我们有监护的义务,不能把压力转嫁给学校。”

不过更多的时候,胡耀元是一个人自学,但他并不觉得孤独,“从小到大做的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在妈妈的培养下,胡耀元学会了洗碗,“洗衣服主要还是靠洗衣机。”

不一样的道路总会受到关注,对于胡耀元的经历,网友们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

@美亚蝙蝠

读了这么多书,还这么年轻。看起来却像一个老年人。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没有童年该有的快乐,长大以后别怕又是一个孔乙己。应该多学学美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莆田协管

研究生考试是专业性考试,考察的是对某个领域的认识,和高考没法比,高考考的是基础学科。

@平峡山人

他的童年少年有快乐么?

@EmmaLight

每天只看3-4小时的书,好厉害哦,这人肯定是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星娱乐八卦

读这么多书还那么年轻,羡慕啊!我们都是读那么多后,毕业就差不多老了!羡慕这种天才,节省了不少时间。

@从此深情都畏风

????天才少年们就不能给老学长老学姐们一条生路吗???

@evercegood

我记得爱因斯坦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可是在房间里呆了一个星期,对知识的兴趣,在凡尘中的人怎会懂。

天才少年的故事从来都不是特例,参加《最强大脑》的“追光少年”杨英豪、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的金中河西学霸徐翌森、一日两登Nature的科坛新星曹原,这些年纪轻轻就出现在各种报道里的名字,的确都是我们羡慕不来的少年。

“追光少年”杨英豪

年仅14岁的初二学生杨英豪,在参加《最强大脑》时拿下了百强淘杀战,获得了除直通选手外综合排名第一的殊荣。

他在最强大脑三十强以第一名出线。

在水哥战队屡败情况下,以三比零绝杀拿下最后一局争一口气。

国际赛失领先优势但不输准确率,年轻不浮躁的精神可贵。

甚至,名校教授频频向他抛出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