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校园红色教育怎样开展小记者采访实践用心感受

 

校园红色教育怎样开展小记者采访实践用心感受


N晚报记者 沈虹阳

通 讯 员 张培华 张雪平 赵哲立

小 记 者 赵童妍 朱语杭 费园园

张 正 杨欣宜 曾子芸

余菲蕃 张诗晴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南湖晚报小记者开启了红色实践之旅,他们或在校园里感受红船精神带来的温暖气息,或组团外出,缅怀先烈。他们策划活动、采访、写稿,努力地践行着一个小记者的光荣使命。

新丰镇中心小学:

小记者就红船精神采访校长

“红船精神为我们学校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此,我们新丰镇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弘扬红船精神,开展了诸多活动,形成了学校品牌。”近日,我们新丰小学的晚报小记者就“红船精神进校园”活动采访了我们校长冯明。

冯校长告诉我们,学校以“道德讲堂”为阵地,将“校园道德讲堂”建设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来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心向党、有礼貌、能实践的人生价值观。学校将传统节日、校园文化、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精心制定校园道德讲堂实施方案,落实每月活动主题。根据每月活动主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结合校内外资源创建教育主题,如:警营生活零距离,法制宣传进校园,五水共治我助力,模拟法庭拓知识,党团队旗一起举等系列活动。

学校还以“汉塘论坛”为平台,开展主题论坛。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学校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汉塘论坛”。老师们从课堂学习、班级管理、主题讲座、课外阅读等多渠道不断提升自我,将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围绕一点向大家谈谈自己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积极介绍自己在研究学生、教法,参与教研、培训活动中的优秀经验、先进思想,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顿悟。

学校还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如读红船精神书籍,谈红船精神体会,讲红船精神故事,编红船精神课程,写红船精神教案,上红船精神课堂。

冯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将“红船”这一深刻意义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于孩子的心田里。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以长廊为主线,建设了红船墙面文化,红船书香文化;以班级为辅线,开设了红船黑板报,红船图书角;以宣传阵地为窗口,开播了红船校园广播,红船校园电视台,红船电子屏宣传;以升旗仪式为平台,宣讲了红船故事、红船精神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孩子们认识了红船,理解了红船,为后续不断实践红船精神积蓄了能量。

北大嘉兴实验学校:

清明祭扫烈士陵园

清明前夕,北大嘉兴实验学校实验部三~六年级学生从学校出发,徒步6公里来到嘉兴革命烈士陵园。“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经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共计360余名师生和家长志愿者抵达了英雄园。

上午11时,英雄园内,激昂的国歌声与孩子们的深情歌唱汇聚在一起,菊花与百合的花篮敬献给烈士,那是我们对英雄的深切缅怀与无声纪念。

“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无弦颂英魂。”整齐的诵读声里,我们用声音告慰每一缕英魂;庄严的誓词下,孩子们坚定理想,发誓以先烈为榜样,为祖国的建设发挥自己的热情与才智。

祭扫仪式结束后,所有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孩子们带着好奇,带着虔诚,带着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崇敬,细细感受历史沉淀的每一份厚重。

作为学校《红船品格课程——坚毅伴我行》的一环,活动前夕,我们在思品课上学习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更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风风雨雨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近距离观察,面对面触摸,课程中的知识在参观学习中被消化吸收,平面的历史知识也变得生动具体。

盐官镇中心小学:

寻先辈足迹,扬红船精神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辈,学习红船精神,3月30日上午,海宁市盐官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嘉兴南湖,开展红色之旅。

他们坐船登上湖心岛,瞻仰了红船;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南湖红船模型,看到了虎门销烟的大型蜡像场景,以及伟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在宣誓墙边郑重宣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党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稚嫩却铿锵有力的誓词在整个七一广场回响,重温当时入队的情景,也勉励孩子们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光荣少先队员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