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就业住房教育待遇趋同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加速

时间:2018-11-09 13:5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李克强说,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当中,很快会出台实施

  在内地司空见惯的医保卡,对香港籍从业者来说却是个难以跨越的门槛。

  在香港,居民不用交医保就能去公立医院,而在内地工作的香港人如果遇到大病小情,即便所在公司交了医保也无济于事,因为政府尚未出台给港澳籍人士发放内地医保卡的依据和指引。

  “港籍员工什么时候也可以像内地员工一样拿医保卡呢?”世纪金花商业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金孝贤的这声“叹息”,或许再过不久就能得到回应。

  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表示,我们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把它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三地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互补”。

  李克强说,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当中,很快会出台实施,港澳居民到内地来,特别是到广东来工作、生活,在住房、教育、交通等诸多方面将逐步享受同等的待遇。

  小范围已实现“同等待遇”

  金孝贤的另一个身份是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常委,长期在深圳、香港两地居住的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地在教育、医疗、住房、税收等民生方面实现“同等待遇”。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体制机制上的不同,港澳人士前往内地创业就业受到诸多限制,这也直接影响了人才流动的积极性。

  “除了医疗,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教育、住房也都或多或少有些不方便。比如,必须办理了就业证才能在内地工作,再比如,目前内地很多学校都不收港澳同胞的子女,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只有深圳放宽了入学条件,大湾区内其他的城市还没有。”金孝贤说。

  金孝贤说的就业证,指的是《台港澳人员就业证》。自2005年10月起,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开始实行就业许可制度。以港澳居民在深圳办理就业证为例,需要其在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口岸医院)进行体检,且仅限制在一家医院,体检证明也只有一年有效期。如果变更工作单位,则需注销原单位就业证并新办就业证;港澳居民回乡证号码换发变更后,也要在社保等系统重新办理相应变更手续。同时,就业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到期后又需进行更换。

  就在一周前,深圳前海落地了新的政策,在前海就业的港澳居民可免办就业证,社保、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也取消就业证的前置查验。

  不仅如此,前海还落地了多项“同等化”措施,包括在缴纳和提取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并可享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权利(限自住);建设领域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可在前海执业从业,允许港澳金融和法律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服务;在对通过认定的境外人才缴纳的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补贴的基础上,未来拟将个税补贴中的个人所得税项目从1项扩大至7项,补贴发放形式也将由“发至企业再转人才”改为“直接发至人才”等等。

  在珠海市横琴新区,则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也就是对在横琴工作的香港、澳门居民个人所得税差额进行补贴,其标准为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与其个人所得按照香港、澳门地区税法测算的应纳税款的差额。更为便利的是,在澳门的银行即可登录横琴的企业申报缴税系统交税。

  在广州南沙,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已自去年开始: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的自主权……近日,广州又将南沙区域内的港澳养老机构审批权正式下放给南沙,以上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解决落户到南沙的港澳养老机构“水土不服”问题,未来顺利实现本土化衔接。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同等待遇’这个词不同于‘国民待遇’。通常不同的关税区之间可以适用的是‘国民待遇’,但是显然在粤港澳大湾区不适合。‘同等待遇’更多的是涉及到社会民生等方面,涉及到的范围更广,融入的程度更深。”

  基建等各方面加速融合

  除了民生方面的融合加快,粤港澳三地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和三地的连接线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口岸连接设施的安装和调试,为大桥正式通关通行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一地两检”的通关模式已经经过全国人大批准,广深港高铁也预计将在今年全线通车。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