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关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你知道多少?有用功!

时间:2018-11-03 08: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关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你知道多少?有用功!

2018-10-09 12:29 来源:顶思TopSchools 思维导图 /阅读 /教师

原标题:关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你知道多少?有用功!

文 | 陈飞亚

编 | 田菁

为什么要教授媒体素养?

对于成年人来说,鉴别哪些信息直观上有害和不良,哪些信息有价值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其认识世界的能力还在构建,而其成长的整个过程都又会被好奇心所驱使,这都会使得孩子们对于不良信息缺乏鉴别的能力。比如,孩子上网时弹出的小窗口,可能是游戏界面或者广告,其中隐含着的是色情或暴力的信息。除了那些能够直观上鉴别的信息,隐藏在众多信息中的虚假或无用信息同样需要孩子们具有媒体素养才能够加以辨别。

除了对于信息的筛选,其实如何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合理利用搜索引擎快速获取和整理分析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也是媒体素养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培养,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挖掘新知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课本或者课堂里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散开去,获取更多学习的途径。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媒体素养正是教会孩子们捕鱼,而不是一味被动等待学校和教师的投喂,当孩子们自己能够抓到鱼的时候,就会想要抓到更多更大的鱼,这就是这堂媒体素养创造的良性循环。

教授媒体素养的内容包括什么呢?

媒体素养既然是个“类工具型”科目,那么它的内容会非常不好把握,我们可以在分析媒体信息的特点的基础上,从一些小细节出发,下面是一些已经开展了媒体素养课堂的教师的尝试,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01 鉴别假新闻或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比Twitter上的真实新闻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教导学生阅读标题,通过检查日期和作者信息,评估新闻报道的语气和措辞,并识别有失偏颇的观点等,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鉴别虚假新闻和信息。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它最终会为孩子们节省时间,因为不必在事后仔细检查确定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或需要进一步更正他们的观点。

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同一条重要新闻,会得到不止一个内容,这些新闻有不同的信息来源,那么这条新闻就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为真实的。目前,微博是个很好的资源,可以关注多个新闻频道,看看有多少来源报道相同的信息,比较同一故事的不同措辞和标题,练习鉴别新闻信息的真伪。

在分配学校作业方面,有什么比创造一条假新闻更能使孩子们了解到真假信息的区别的?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份报纸,其中包含真实或虚假新闻,或两者的某种组合,让其他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可以识别每种类型。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时事通讯模板,例如下面这张黄色照片是“回到学校”时事通讯。

关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你知道多少?有用功!

02 使用多个来源

当试图鉴别和区分真假新闻时,学生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同一故事的其他来源。 但这不仅仅要求新闻中涉及的数字的真实性,不同的来源报道的事件有着不同深度和不同细节,学生在更广泛地阅读、倾听信息时将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观点。

让学生创建一个罗列不同来源的海报或思维导图,包括哪些是可靠的、哪些不是。可以从这个极简主义作家的思维导图作为模板,将其编辑为“检查新闻来源”的个人思维导图。

关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你知道多少?有用功!

03 语气和语言

可信和不可信的语言之间存在差异,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语。因为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们阅读或听到的内容里听起来很华丽或很具有学术性的内容,所以教导学生培养善于发现措辞差异的“耳朵”和“眼睛”,在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和真实信息之间做出正确判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让学生成为优秀的作家和演讲者,并尽快教导他们如何明确的沟通 - 而不是用花哨或抽象的语言。

让学生用不同音调和语气阅读同一段信息内容,并在写作练习中尝试重新创作。试试这个电影图标写作提示工作表,选取一些合理的主题让孩子们练习。

关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你知道多少?有用功!

04 质疑数字和表格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