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7 16:14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联盟在石家庄成立,搭建起京津冀基础教育交流的广阔平台;京津冀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在石家庄成立,为京津冀特殊教育筑起了资源共享的桥梁;石家庄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链接京津教育名家助力石家庄名师名校长成长……回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征程,一场场在石举办的京津冀教育交流的盛事屡见不鲜,一次次务实的合作与交流,为石家庄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石家庄以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积极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大局,不断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为石家庄教育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绘就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壮美“同心圆”。
构建京津冀交流平台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这样的交流活动真是太棒了!与京津冀地区的特殊教育同行们的深入交流,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让我对特殊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在京津冀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交流活动中,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威宣感到“充电满满”。
去年7月,京津冀地区15所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发起的京津冀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在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特殊教育专家、共同体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特殊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创新实践。他们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观摩、点评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了特殊教育的教学经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为京津冀特殊教育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交流活动,在京津冀教育领域屡见不鲜。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牵头发起的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联盟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成立。两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第七中学、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唐山市第一中学等京津冀学校依托联盟开展校际深度合作与交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除了标志性的联盟和共同体成立外,石家庄还积极拓宽与京津教育合作的渠道和形式。石家庄各县(市、区)与京津教育交流合作多点开花,先后与相关行政区或知名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十余个,与88所京津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友好关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石家庄抢抓机遇,积极借助京津优质教育资源,深度开展京津冀间校际合作与交流,致力于构建京津冀教育交流的平台,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借助京津优质资源
助力名师成长培养
教育发展好不好,校长、教师是关键。为了提升石家庄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石家庄市教育局积极借助京津两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了石家庄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石家庄市政府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投入经费1000万元,设置“领航”“远航”“启航”培养计划,实施石家庄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链接京津乃至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优秀校长教师资源,精心设计培养培训方案,为石家庄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尚师德、先进教育理念、扎实专业素养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名师名校长。
“我在一次次学习中,不断思考怎样在教学岗位上践行教师职责和追寻‘大先生’足迹。”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教师张付奇表示,在“双名工程”培训中,他有机会参加了京津冀间校级访学、巡回讲学、送教下乡等小组活动,打破了区县、城乡壁垒,让老师们获得开拓眼界、拓展思维、提升素养的机会。
在“双名工程”的推动下,石家庄带领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赴北京等地学习全国先进经验,邀请教育部等全国知名专家亲临石家庄,组织专家入校参加教育大讲堂、校长会客厅等活动,申请省市级专项课题170余个,还多次由全国知名专家对培养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成果培育研讨,每年培养名师名校长1400余人,形成了“培训-实践-展示-评价”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评为“利华优秀项目设计奖”。
推广基础教育国家级成果
提升教育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