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粤考研人数近五万 中大暨大降温广大广工趋热

时间:2018-11-03 02:2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将于本周末(15日—16日)举行,据教育部统计,全国考生数超过了150万。笔者昨日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今年共49780人报考,比去年增加4312人,增幅达9.5%,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另外,全国共有74421人报考我省招生单位,比2010年增加1537人,增幅达2.1%。

据了解,今年全省共设26个考点,分别设于有关地级市招生办及广州、深圳地区有关高校。根据统计,报考人数最多的四个招生单位是:中山大学17256人,华南理工大学11423人,暨南大学8024人,深圳大学7540人。

有趣的是,报名总人数继续攀升的同时,几大名校报名人数却罕见地出现降低,部分“小学校”却开始升温。

奖学金影响报考选择

名校逐步降温,“小学校”开始升温。尽管考研总人数攀升,但广东各高校之间却冷暖不同。“在广东研究生报名人数排名前列的几所高校中,华工是唯一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高校。”华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笔者透露。

公开资料显示,与去年相比,中山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从17969人减少到17256人,暨南大学和深圳大学降幅较大,分别从8910人、7937人降低到8024人和7540人。

华工是报考人数前四名高校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在去年11月中旬结束的研究生报名工作中,11423人报考该校,同比增长4.88%,接收推免生数量也增长了8.89%。该负责人分析说,华工以理工科见长,又地处广东,绝大部分专业的就业较好,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较大。该负责人直言,近年来,名校在招生计划、奖学金设置等方面较少大动作,而广工、广大等校推出了奖学金等激励措施,分流了不少生源“奖学金的激励是很明显的,学生有自己理性的考虑”,他分析说。

专业学位扩招拉动报考

专业学位扩招对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着明显的拉动效应。中大、华工两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均向记者透露,该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都超过了学术型研究生。

华工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报名人数增加最快的专业是MPA专业学位,从去年的10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600多人。“大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提高了,许多人觉得自己包括学术型研究生竞争力不强,直接报考专业学位。”他分析说。

同样的观点也得到中大有关负责人的认同。他告诉笔者,今年有5000多人报考中大专业学位,占报名总数的三成。他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全面铺开的第二年,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程度有所提高”。-分析

非应届考生比例增大

今年我省大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形势较好,但为何考研人数仍创新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分析,这与教育周期、经济周期及大学生自我提升愿望有关。据省教育厅此前公布的数字,2011年我省大学毕业生达到3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考研人数自然“水涨船高”。在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解除的大背景下,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很多学子找工作时并不顺利,在此压力下,很多考生边找工作边准备考研,以规避风险。此外,在今年报名考研的考生大军中,往届考生及社会考生比例较大,也不容忽视。

“考研热”短期不会降温

对于考研报名总人数连年增长,华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认为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就业压力大,学生考研以缓解压力;二是社会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在增加,客观上促使学生追求高学历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就业和需求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卢晓中判断。此外,卢晓中还指出,相当大部分考研学生来自普通本科院校,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第一学历就业竞争力不佳的现状。

社会上批评“考研热”是一种不理性的现象,卢晓中辨析说,对此不能一概而论———部分学生盲目报考,甚至存在研究生毕业后,还依然用本科学历就业的情形;但不少学生是为了适应变化的就业环境而选择考研,从这个意义上说 “考研热”短期不会降温。

[1]

  考研故事

兴趣型

高考后的二次选择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华师阿辉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摄影专业。他曾试着自己往摄影专业方向发展,可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摄影,相反依旧痴迷于自己从小的爱好———文学。

从2009年秋季开学后,阿辉在父母的支持下决定备考文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希望用考试给自己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从此,阿辉重新过起高中时代“宿舍—饭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日子。他告诉笔者,除了吃饭睡觉用去的9个小时,自己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面看书。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