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0 10:40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集中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山东文明网和“文明山东”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城市”“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村镇”“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单位”“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校园”“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家庭”“德润齐鲁·道德模范”等系列报道,在全社会树立见贤思齐、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美德山东”品牌,为“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文明花开 幸福满城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当傍晚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街角公园,当斑马线前的礼让成为日常风景……广饶,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城市,正以全国文明城市的崭新姿态,向世人展现“文明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实践。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广饶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无数广饶人携手同行的奋斗足迹,更是一座城市文明基因的深度觉醒。
广饶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义诊送温暖 健康进社区”活动
民生提质,幸福生活再升级
明月南区是一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曾经,这里墙体斑驳、道路坑洼,而如今,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它已脱胎换骨,成为居民口中的“幸福里”。
“我在这儿住了20多年,现在路面修得很整齐了,路灯全部进行了更换,监控也安上了新的,我们很满意。”说起明月南区的改造,居民焦秀玲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正是广饶县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的生动缩影。广饶县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和重点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8.6%。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2个,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西关片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居民2600余户,配套建设文化公园、西关小镇等,实现城市功能与品质双提升。
在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指数上,同样亮点频出。实施“公交全域免费”政策,温暖惠及全县居民;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全环境育人中心,构建起“筛查—干预—跟踪”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5万名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并开通阳光热线提供全天候心理服务,累计服务时长已达1500小时。从居住环境到民意反馈,从出行便利到心理健康关怀,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正不断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升级。
举办“海誓山盟·爱在初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
德育润心,文明新风育新人
连续13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选树活动,广饶县已累计选育各级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465位,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104人。这些闪耀的榜样力量,正是广饶县坚持价值引领、深耕德育工作的生动注脚。
广饶县深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在打造道德高地上持续发力。除了常态化开展选树活动,还建成好人广场、四德公园、城市会客厅等特色阵地,通过事迹展陈、主题宣讲等形式,让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与高尚精神,化作可触摸、可感知的城市精神坐标,激励市民见贤思齐,共同践行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
在德育工作推进中,广饶县多点开花、成果丰硕。一方面,创新推出“1+N”工作法,围绕“我们的节日”、垃圾分类等主题,年均开展“理理在目”理论宣讲、“情暖夕阳红”爱老助老等23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打造9个“乐安居·幸福里”等文明实践展示区(带),培育“情暖四季·幸福广饶”特色品牌。另一方面,以移风易俗为重要抓手,制定《推进婚俗改革 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方案》等文件,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专项行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抵制高额彩礼,连续三年举办集体婚礼。凭借这些扎实举措,广饶县成为省级婚俗、丧俗改革试点县,特色经验入选省文明办和省民政厅典型案例,树立移风易俗新标杆。
广饶县乐安大街高标准改造
环境蝶变,市容秩序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