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弘扬抗战精神 奋进复兴征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于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激发创造活力,发扬斗争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的强大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这些百年以来未曾有的新气象,标志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空前觉醒。正如当时一位爱国作家所称:“中国若果是一只睡狮的话,现在已经在张眼睛,振精神,预备怒吼了。”中华民族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空前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筑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面对日本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气焰和残暴行径,无数中华儿女彰显了无比高贵的人格光辉。在1938年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这种精神,我们民族的数千年历史已经证明,现在再来一次伟大的证明”。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大义凛然,展现出忠烈坚贞的精神风骨和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这种气概就如当时一篇报纸社评描述的那样:“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铁骨铮铮,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武器和军队的对抗,而更是意志、精神与信念的较量。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华北平原上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主要缔造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顽强抗争,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在敌人威胁利诱她给儿子写信劝降时,誓死不从,坚贞不屈,绝食而死;湖南湘乡人杨让德拒绝出任日伪维持会会长,一天之内杨家八口以身殉节,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面对强敌的入侵,中国共产党前仆后继,顽强抗争,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使敌人胆寒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等,被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赞誉为“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充分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