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
官宣:从百草园到北二外成都附小 新时代新使命

 

中国网6月14日讯(宋佚 李小野)官宣!成都市百草园小学正式更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2018年6月--2019年6月北二外成都附小在百草园校区积极筹备、蓄势待发!

image.png


从前身到“今身” 百花芳草竞相绽放

学校始建于民国27年(1938年),前身是双流县簇锦镇第十一保国民学校、成都市金牛区簇桥檬梓村小学、成都市武侯区簇桥和平小学。2003年10月武侯区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更名为成都市百草园小学校。目前学校校址位于武侯簇锦街办辖区,武侯新城规划区内,毗邻三环路,占地17.7亩,目前共16个教学班,52名教师,744名学生。

2003年至今,伴随着武侯区域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学校积极打造极具个性化的“百草文化”品牌,“让百花芳草竞相绽放,让每位师生更优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每天进步一点点”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学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育改革实验校)”“成都市体育项目传统校(体育舞蹈、跆拳道)”。

image.png


学校校长张劲介绍,一直以来,学校办学得到了簇锦街办,高碑社区百姓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学校是很多高碑村居民几代人共同的母校。王超父女、赵智荣母女、何伟父子、杜丹母子都是老教师刘春玉的学生。在2017年的毕业典礼上,父子、母女共同上台忆母校,谢师恩,情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在学校更有像朱开红老师那般默默耕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影响社区的“班妈妈”。

在武侯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2013年至今,百草园小学不辱使命,积极为辖区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片区老百姓兢兢业业地服务解难。全校师生砥砺前行、积极追求内涵发展的行动力,为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image.png


“从百草园到北二外,通过一代代人80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有了深厚的根基,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18年6月,成都市百草园小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学校发展再登新台阶。

不是换一个名字 而是新时代新使命

北二外成都附小是武侯区政府出资6000多万修建的一所全新的公办小学。学校坐落在武侯新城核心地带,毗邻武侯万达广场,周围品质楼盘林立。北二外附中现已率先闪亮出场,今年9月,由附中、附小和附属幼儿园组成的北二外教育集团将集体亮相,共同谱写武侯教育新篇章。

从百草园到北二外,不是换一个名字,而是新时代新使命。张劲说:“基于区政府、区教育局、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美好期待,我们会继往开来,依托北二外集团,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养浩然之气’的自信教育理念,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所兼具天府精神、中国气质与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培养自信阳光,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胜任全球的国际化人才。”

2018年学校入选武侯区第一批“未来学校”试点学校。一年半来,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绩将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市教科院院长罗青红评价学校:百草园小学,迎难而上,难能可贵,他们很好地诠释了“哪怕只有一厘米的空间,也要很好地舞蹈。”

从“百草文化”到“生态文化” 在坚持中突破、蜕变

根据未来学校五年规划,将从建立、完善五大体系着手,来打造全新的北二外成都附小。价值体系:以真实学习为核心;课程体系: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教学体系:让学习随时发生;评价体系:让每位师生更优;治理体系:“两自一包”办学体制。

从百草园到北二外,从“百草文化”到更为全面、系统、完整、深刻的“生态文化”,学校将一如既往,引导师生树立起“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展开“有态度的生命,建设有态度的生活”。在坚守中积蓄、沉淀,在坚持中突破、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