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
成都龙王庙正街小学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讨会

 

  为深入推进提升人文底蕴的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10月26日,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开展了以“经典诵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主题的研讨会。

  研讨会上龙王庙正街小学老师饶志勇首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经典诵读研讨课,带领小朋友进行诵读,一步步走进《论语》的世界。在他的耐心细致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在诵读浸润,在感悟中背诵。表现出了对诵读经典的兴趣。


  龙王庙正街小学副校长冯毅以“经典诵读的课程执行”为主题做了汇报,向大家展示了经典诵读课程执行中的“3个疑惑、5种课型以及4种策略”。在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课型以及策略,有的地方看似只有几个字,但它们的背后却凝结着老师们一步一步反复探索、实践、改进的心血。据了解,龙王庙正街小学从2003年就开始做关于经典诵读的课程,至今已有十五年了,经典诵读教材从用别人的,到用自己编写的,现如今已经是第六个版本了。

  锦江区教师进修校副校长贺慧作为课题负责专家说道:在经典诵读的学习中,应当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淀关于传统文化的情怀,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跳出语文,融入更多的科任学科,实现多学科整合。语文教研组组长李丁雯结合“经典诵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做了汇报。她从教材编写的意义、原则、教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调整与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课内外结合”三大原则,龙王庙正街小学语文老师合作开发了经典诵读教材。此教材充分体现了“有要求、有指导、有评价”的特点。


  四川省教科院老师李存金指出:首先要明确经典诵读课程的定位,因为诵读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课时;其次,做课程时一定要把握好课程的目标,既要考虑低段的感受体验,中高段的实践运用,又需体现出不同年段的差异;针对经典诵读的实施方式提出了建议:找准课程定位以及目标,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还可以是一种实践活动或是体验。


  最后是专家点评、课题组交流环节,参研学校的老师对龙王庙正街小学承办的研讨会做出了高度一致的好评。老师们认为此次研讨会准备充分,呈现的效果,也反应了学校在经典诵读背后做出的努力。(温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