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婕:聚焦“五力”提升 追求“人和育人”新境界

 

近年来,重庆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展现重庆教育系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人民网重庆频道联合重庆部分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立德树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重庆基础教育百名校长署名文章》大型主题宣传。

人民网重庆2月1日电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文化精神,庚续人和文脉,彰显人和担当,有着80年办学历史的重庆市人和街小学,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持续聚焦‘五力’提升,不断追求‘人和育人’新境界。”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婕在署名文章《聚焦“五力”提升 追求“人和育人”新境界》中谈到,人和街小学校将持续提升价值引领力,以文化育人培根铸魂;持续提升跨界融合力,形成多元开放的课程路径;持续提升差异共生力,寻求人人发展的教学范式;持续提升标准驱动力,研制校本化质量标准;持续提升智慧支撑力,加速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人和育人”新境界。(胡虹、代峥、林果)

以下为文章全文:

聚焦“五力”提升 追求“人和育人”新境界

张婕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坚持党的领导,传承文化精神,庚续人和文脉,彰显人和担当,有着80年办学历史的重庆市人和街小学,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持续聚焦“五力”提升,不断追求“人和育人”新境界。

提升价值引领力,以文化育人培根铸魂

“人和”校徽。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供图

“人和”校徽。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供图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需要学校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我校遵循哲学探本和科学求真的思想,融合时代精神、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办学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逻辑起点,以中华传统“和文化”为理论根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形成“生命三和”教育观,指导学生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自我内心、与他人社会、与世界万物和谐相处。并以此为引领,凝炼办学理念、办学愿景、校风校训等文化理念体系,由精神文化构建到外显环境和育人氛围的塑造,实现文化塑形——打造和韵校园,文化育师——培育人和教师,文化育人——生成校园主题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实践文化,共同构成了“生命三和”育人价值理念体系。以文化育人培根铸魂,提升价值引领力,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学校立德树人才行稳致远。

提升跨界融合力,形成多元开放的课程路径

文化落地生根,依靠课程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课程是给孩子最好的生命礼物,也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落实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

多元开放的课程学习实践学习路径。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供图

多元开放的课程学习实践学习路径。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供图

我校在“人和教育”思想引领下,确立了“培养和谐中国、和平世界的‘人和六质’少年”的培养目标,以国家课程为基础,遵循系统、多元、开放的“大课程”观,有效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了和德(道德素养)、和健(健康素养)、和雅(文化素养)、和理(科学素养)、和美(艺术素养)、和融(生存素养)指向六大素养的“人和六质”课程体系。实现跨界融合,开设指向德智体美劳的跨学科、跨学段、跨主体、跨场域的选修课程80多门,以及家长课程、名家课程、场馆课程等359门校本课程;改变单一学科“小课堂”为跨学科知识、经验整合应用的“大课堂”,探索以深度参与、综合展示为特征的项目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实践学习方式,联结起学生学习与自我、自然、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学生社团课程。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供图

学生社团课程。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供图

提升差异共生力,寻求人人发展的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