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31 00:23 阅读次数:
“北京的警察老师要来啦!”2022年9月初,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第六中学初一足球运动员王秋银听说后,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分享喜悦。
同年9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选派的第二批22名有足球、英语专业特长的民警来到黔西南州兴仁市、普安县,接过首批支教民警的接力棒,继续开展足球、英语支教,崇山峻岭里,支教民警给大山里的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记录着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和以支教帮扶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刻变化。
种下一颗种子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支教民警李淼忘不了第一次在普安县东城区民族实验学校见到孩子们的那一天。
“当时我和一同支教的战友到球场时,很多孩子们围了过来,知道我们是北京来的支教民警后,他们很开心,因为可以踢球了。”回想起当初孩子们热情的笑脸,李淼笑了起来。
但第二天正式训练时,李淼发现,这些新入选校园足球队伍的小球员们对足球是热爱的,但更多的是迷茫,许多孩子对足球的理解只有“用力踢”,在互动时也不愿回答问题。
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支教民警叶卫平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所在的普安县西城区龙溪石砚小学,新入选校园足球队伍的小球员们因为缺少专业指导,他们的基本功普遍有所欠缺,而且不爱说话。
支教团队临时党支部开会时,大家把实际了解的情况、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一批支教战友当时带的是五六年级小学生,小学毕业后已升到初中,而这次他们接手的是刚升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存在基本没接触过系统足球运动的培养,性格腼腆、内向,对足球缺乏了解,基本功欠缺等共性情况,大家一致决定,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从培养兴趣出手,让小球员们更加了解足球,进而喜欢、热爱足球这项运动。
简单的足球游戏、看足球比赛视频、做出高难度的运球和射门......支教民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小球员们对足球的兴趣,而且他们还加强和小球员们的交流沟通,眯着眼的笑脸、高超的球技逐渐让小球员们不再拘谨,他们开始回答支教民警的提问,询问当警察的故事、了解山外的世界,主动让支教民警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
朝夕相处中,支教民警发现,很多小球员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大山限制着他们的见识。“我们来支教,不仅仅是帮助山里的孩子认识足球,培养对足球的兴趣,也要为他们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户,让他们明白山外有更精彩的天地,他们有更广阔的的未来,帮助他们树立起走出大山的目标和梦想。”在兴仁市第六中学支教的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民警杜国栋说。
杜国栋和其他支教民警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之余,给小球员们介绍山外的世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看着小球员们憧憬的目光,支教民警不禁点了点头。
传递一种信念
在支教民警的指导下,每所学校的小球员技术明显提升,一些比赛开始举行。
让支教民警始料不及的是,起初得知要和其他学校进行足球比赛时,小球员们非但不兴奋,反而是紧张、不自信,担心输球而不愿意参加。
在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支教民警佟吉享看来,足球是个载体,为山里孩子打开一扇认知外面世界的窗口,更要给他们传递拼搏、自信、坚韧、团结、不放弃的精神和理念。
支教民警跟小球员们讲了很多球星的励志故事,鼓励他们要勇敢、坚持。一开始输了比赛,支教民警会给小球员鼓励,总结他们在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还经常联系其他学校开展友谊赛、交流赛。
慢慢地,小球员们的自信心开始建立起来,面对对手,他们不再胆怯,敢于通过速度、技术过人,不再优柔寡断,把握机会果断起脚射门。小球员不再紧张,他们开始期待比赛,享受比赛。
小球员们正在改变,家长的观念同样需要转变。部分家长不理解,支教民警鼓励球员们,自己去和父母沟通,表达出对足球的热爱,同时也要理解家长,双方要达成一致。
“经过小球员自己和家长沟通,家长们都理解孩子,支持他们来踢球、训练,这种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传递给父母,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杜国栋说。
22名第二批赴黔西南州支教民警中,有6位英语支教民警,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民警张冀南就是其中之一,她在龙溪石砚小学发挥英语特长,以英语口语为重点,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培养他们的自信。
“其实我和这里的孩子小时候是一样的,从小生活在河北承德大山里,高中前从没有走出过县城。父亲要求我和姐姐必须好好读书,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我们都做到了。”在授课之余,张冀南还会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和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学生们,解答孩子们对未来的困惑,增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虽然山里的孩子基础较差,但那些在足球场上奔跑的身影、一遍一遍纠正英语发音的嘴型,也给支教民警带来力量,带着孩子们努力前行。
为了一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