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江宁区公布2021年小学、初中招生实施办法

发布于:2023-06-05 04:31    阅读次数:

今天,江宁区发布2021年小学、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全区公办小学实行网上报名,6月1日至6月5日17:00施教区内户籍儿童法定监护人登录江宁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系统(zsbm.jnjy.net.cn)或通过“我的江宁”手机APP进行报名。全区公办初中学校也实行网上报名,6月22-26日17:00施教区内户籍儿童法定监护人登录江宁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系统(zsbm.jnjy.net.cn)或通过“我的江宁”手机APP进行报名。

2021年江宁区 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一、入学办法

(一)公办小学入学办法

本区适龄儿童监护人根据学校施教区及原乡镇中心小学服务范围,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报名。

全区公办小学实行网上报名,届时请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登录江宁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系统(zsbm.jnjy.net.cn)或通过“我的江宁”手机APP进行报名。施教区内户籍儿童网报时间为学校6月1日至6月5日17:00,施教区内户籍儿童在其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于6月5-6日按预约时间到报名学校现场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2-5日17:00,随迁子女法定监护人按预约时间到指定地点现场审核材料。

本区适龄儿童到学校现场审核材料时,须出具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法定监护人及适龄儿童在施教区的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儿童本人的预防接种证等有关证件(证明)。

所有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确保相关材料真实有效,并主动配合学校做好相关材料的核实工作。如有隐瞒或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其所报学校入学资格。情节严重者,将上报公安机关处理。

(二)民办小学入学办法

有意向到民办学校就读的本区户籍儿童,按民办学校招生户籍范围条件,可在民办小学中最多选2所报名,于6月18-19日到其中一所民办学校填报电脑派位志愿。报名后,学生如果被电脑随机派中(报名人数小于招生计划数时,报名的学生视同派中),需在7月7日期间到学校现场确认,完成后续相关手续,截止时间为7月7日17:00,逾期未到现场确认的,视为放弃。如果被2所学校同时派中,则需明确选择其中1所学校。录取后的学生不得被其他学校再次录取。

电脑随机派位由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按照全市统一制定的操作规则组织实施,民办学校不得自行组织电脑随机派位。我区电脑随机派位邀请公证机构参加,全程接受公开监督,派位结果实时向社会公布。

报名参加电脑随机派位的本区户籍儿童,应当在施教区公办学校正常报名,未被电脑随机派中或被派中后选择放弃的,只要符合我区公办小学入学条件,可由施教区小学正常招收入学。

二、入学条件

儿童需年满六周岁,即于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出生。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或其他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应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由教育局普通教育科审核批准。

(一)施教区内适龄儿童

公办学校实行网上报名登记入学。适龄儿童在施教区小学(含原乡镇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下同)网上报名登记入学应具有所在施教区户籍,其户籍原则上应与法定监护人一致,且应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籍,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一致,并符合其他相关要求。(提示:2022年秋季入学的适龄儿童及其监护人须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籍)。

除上述条件外,属于下列情况的,也可在施教区小学登记入学:

1.儿童父母双方均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儿童户籍单立或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的。

2.适龄儿童在出生后随父母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登记落户,且儿童户籍从未迁移过、儿童父母双方名下均无房产。

(二)购买二手房的家庭子女

1.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办好二手房的产权证,办好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户籍迁入手续,并实际居住。

2.每套二手房只能保障当前有一个家庭的儿童在施教区内小学就读。

(三)拆迁户家庭子女

1.未自购新房或未安置到位的,可在原施教区小学报名。

2.已安置到位的,凭相关证明材料在安置房所属施教区小学报名。

3.已自购房屋且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户籍迁至产权房处,在户籍所属施教区小学报名入学。

(四)其他情况的本区户籍儿童

1.残疾儿童入学。南京市盲人(低视力)学校和南京市聋人学校面向全市招生;江宁特殊教育学校面向本区招收智力残障儿童。

2.因特殊情况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户籍迁移,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名的,由学校负责登记上报,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相关教程

今年底我市6区中小学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