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學内容与中小學体育課程内容的衔接研究【3405字】

时间:2023-03-28 20:2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671-5918(2015)17-0121-02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密切关注中小学体育教育论文网的改革,以便于能够顺利完成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但是由于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对体育的错误理解,导致高职院校和中小学在体育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培养全面的体育教育人才,也影响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体育教育

(一)中小学体育课程要注重体育的育人功能

根据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体育健康教育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课程,也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是否能正确开展体育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体育课程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它重视的是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健康知识,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它要求学生要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要求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逐渐成熟,同时还要逐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第一“是其指导思想,而且在开展体育教育课程时要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根据当代教育理念所做出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

健康第一“不仅是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切体育活动都要围绕健康展开,并且增强学生健康更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其次,教师在领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不仅要重视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要发挥体育活动对学生信念和毅力的塑造等。而且,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点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与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名称不符

不同阶段的体育课程文件在名称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高中和中小学的体育课程都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由此可见在这两个阶段体育教育已经由传统的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所以课程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原来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的内容,这与大学的体育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这种差异还体现在体育课程文件的属性上。体育课程先后学习了苏联和欧美的体育课程,在高中和中小学阶段都特别强调标准“,而大学的体育课程改革文件都是以“指导纲要的形式下发文件,这都证明了体育课程在衔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程标准不够具体与细化

为了使体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相关部门先后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改革,并设立了诸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领域目标。在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又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合称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这几大领域的划分上,大学与中小学都是相同的。但是高中和中小学在体育课程的目标划分略有差异。而且,各个阶段。各个水平具体目标的划分存在很多不够具体的地方,导致彼此之间的层次衔接不够明确,给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教材缺乏连贯性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不同地区的体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材在内容上存在着很多重复的地方,而且不同阶段所用的教材在衔接上缺乏连贯性,这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体育教材重复严重不管是在中小学。高中。抑或是大学所用的体育教材中都有跑。跳等基本内容,对这种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这种教材内容的重复只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根本发挥不了积极的作用。而且,由于版本的不同,一些体育专业术语也不尽相同,对同样一种教学内容却有不同的解释,这极易造成学生对已学知识混淆。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研究

标签: 教学论文(50)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