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德化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2-12-08 16:2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基〔2021〕28号)文件精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确保幼儿在园期间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幼小衔接经验,提高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究可行的实践模式,帮助儿童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儿童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 

  二、发展目标 

  树立主动衔接意识,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改革,减缓衔接坡度。基本建立、完善幼小协同合作,家校共育机制,明显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构建科学适宜的双向衔接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三、发展任务 

  (一)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1.明确入学准备教育内容。幼儿园要从幼儿小班入园开始就注重幼小衔接工作准备,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一是明确核心内容。各幼儿园要树立科学衔接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的核心要求。二是开展丰富的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结合本园实际,设计丰富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三是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四是做好环境准备。各试点园(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逐渐适应小学的教育环境。(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幼儿园) 

  2.实施全方位多维度衔接。幼儿园在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全过程、重点阶段和全面性的衔接,即: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衔接、大班下学期重点阶段衔接和幼儿身心、生活和学习等全面衔接。要坚决防止片面性和“一刀切”,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幼儿园) 

  (二)开展入学适应工作 

  1.开展适应性教育。小学要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要多维度地降低衔接的坡度,坚持“零起点”教学,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实现双向衔接、科学衔接、有效衔接,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 

  2.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小学要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在开设校本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以《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为核心,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课时安排,保障教育效果。(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 

  3.改革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探索实施增值性评价。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三)加强衔接专项培训 

  1.强化双向学习。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园、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确保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价值取向一致。重点强化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和解读,不断增强教师双向主动衔接意识,提升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