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朝阳实验小学推60条行为规范坚持健康第一设爱眼工作室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高星)小学是品德养成期,关系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来,朝阳区实验小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设计出60条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据介绍,60条行为规范分别对应到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0条规范。60条行为规范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为目标,划分出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勤奋学习教育、劳动节俭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九个内容领域。

同时,学校制作了60条行为规范微视频。视频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同时,学生参演微视频,零距离体验行为规范,学生在剧本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教育。学校还开发设计了践行奖励卡,可以计算积分、获得相应奖励,以保证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有效果”。

朝阳实验小学推60条行为规范坚持健康第一设爱眼工作室

朝阳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为花木兰设计服装”。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近年来,在学区化改革进程中,朝阳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坚持学科主渠道育德,形成课题引领、课程统筹、课堂落实“三课并举”的实践路径,构建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体系,形成“三全”(全员、全科、全程)育人模式。

朝阳实验小学推60条行为规范坚持健康第一设爱眼工作室

朝阳区实验小学设置的毛猴制作课程。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目前,朝阳区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基本实现了“一校一课程”的目标。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课例集》《朝阳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例集》等,充分发掘全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引导教师从容应对不同类型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坚持“健康第一” 设立“爱眼工作室”

朝阳实验小学推60条行为规范坚持健康第一设爱眼工作室

朝阳区实验小学为孩子们设立了“爱眼工作室”。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从2010年开始,朝阳区实验小学将学生视力健康放在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通过建立爱眼工作室、为学生配发坐姿矫正器、改善教室照明设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长学生运动时间等综合举措,为学生的视力健康护航。八年来,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从55.03%下降到了43.80%。

此外,学校还为孩子们设立了“爱眼工作室”、“小胖墩工作室”、“体能测试室”,购置淡盐水漱口设备,开设了“给男子汉加钢”等课程,从身心两方面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据悉,2011年,朝阳教委对整体教育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的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八项工程,而其中有一项就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正职干部的考核依据。此外,朝阳区还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库,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和方式,做好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并对学生全学段的成长发育进行系统谋划和调控。

2017年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结果显示,朝阳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7.7%,优秀率23.9%,位居全市第二。

58节关键课学好数学 三大课改项目成效突出

朝阳区实验小学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探索,将小学六年的数学教材进行了梳理,最终提取出了58节关键课。这58节课囊括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分布于六个年级的教学中,大约每个年级10节。通过这一做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通过核心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网络,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提升了教育质量。

据了解,朝阳区教委紧紧围绕把握学科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从2017年开始启动了《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项目》《马芯兰“翼课程”数学课程改革项目》和《小学英语情景化教学研究项目》三大课改项目,均取得突出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朝阳区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朝阳区学生的学习坚持性、学习兴趣、创新素养等指标均位于北京市城六区前列。北京市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监测数据表明,朝阳区学生创新素养位于北京市城六区前列,显著高于城六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