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2-11-30 07:4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各区、市教体局,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局属幼儿园: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落实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我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我局制定了《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教育局

  2021年8月19日

  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全面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施科学的教育方式,探索建立市域幼小衔接的行政推进、教研支撑、家园共育、专项治理、教师培训、督导保障等制度,形成市域推进、部门协作、示范引领、专家指导、评估矫正的运行机制,提高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发展能力,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一)幼儿园实施以入学准备期为核心的一日活动改革,积极与小学衔接,围绕儿童入学的关键素质培养优化一日活动,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二)小学实施以入学适应期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积极与幼儿园衔接,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帮助儿童顺利过渡。

  (三)全社会形成科学幼小衔接的教育生态,家长普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社会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三、主要措施

  (一)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其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将入学准备教育融入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全过程,循序渐进,形成体系。将大班下学期设置为入学准备期,按照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要求以及入学关键素质需要,优化一日活动安排,适当增加每周集体教学活动的数量和单次时长,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增加小组式、探究式、体验式活动安排,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和纠正将小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复制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开发幼儿园入学准备期主题课程,注重儿童入学愿望和兴趣的培育,注重好奇心、求知欲和专注力的培养,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各方面的入学准备。

  (二)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调整,认真落实省、市关于零起点教学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内容梯度,防止和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按照教育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要求以及儿童的学习发展规律设置入学适应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教育方式主动向幼儿园衔接,强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教育方式和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坚持不开展入学测试、不布置书面作业、不进行成绩排名,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各方面的入学适应。

  (三)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市、区市教研部门将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年度教研计划,建立幼小协同的联合教研制度,定期开展专题联合教研。教研人员根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中的问题,指导联合教研、区域教研及园(校)本教研,指导示范园(校)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总结。以幼儿园或学前教育联盟体为单位与当地小学建立教研共同体,组织教师交叉深入幼儿园和小学课堂,学习幼儿园及小学课程目标及安排,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研究儿童幼小衔接核心能力,并分别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提出教育指导建议。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