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网连中国]5地调查:职业教育越来越热就业率首超本科

时间:2018-10-23 15: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人们常说,高考是“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高考落幕又到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阶段,职业教育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如何?家长们“考不上大学才去上职校”的观念是否有了转变?人民网记者分赴上海、天津、福建、黑龙江、江苏等多地走访发现,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仍然存在。

[网连中国]5地调查:职业教育越来越热就业率首超本科

职业院校学生正在实习实训。(资料图片)

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就业率首超本科

当记者联系上武建的时候,他正带领学生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从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到职校老师,今年刚满26岁的武建已经和职业院校相伴11年。

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职业院校,武建的回答很干脆:偏科,中考成绩不理想,再加上从小就喜欢维修东西,最好的选择就是到职校学习技术。

“不管哪个专业,只要用心,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在中专学习期间,武建表现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烈渴求,勤奋好学的他很快就在年级中脱颖而出,成了技能大赛的重点培养对象。

随着技能的提升,武建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成功获取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并且在大专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

如今,武建已经把他的成功经验辐射到对更多学生的培养中。在教师岗位上,2014年,他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成立了工作室,2017年,天津市人社局将其列为“党外高层次人才”,进行登记备案。

和武建一样,潘小峰也毕业于职校。1991年,他“自作主张”填报了镇江某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那一年,镇江的中考总分是560分,潘小峰考了502分,已达到江苏省重点高中——镇江中学的分数线。

“这一分数比我们学校第二名高出几十分了。”潘小峰回忆往昔,仍有几分得意。

回忆起学生时代,潘小峰说,当时颇为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促成其日后成功的关键。    

如今,潘小峰已是业内知名的烹饪大师,作品多次获得世界级和国家级大赛金奖,并多次担任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等顶级烹饪赛事评委。他在镇江开的4家饭店,家家爆满,年营业额近亿元。

武建和潘小峰,只是近年来各地职业院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中的缩影。最近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 显示,2017届大学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6%,高职高专就业率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以上海某民航类职业技术院校为例,据了解,该校录取率为3:1,每3个报名的学生只能录取1个,多年来都是学生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主要是因为该校是隶属于民航局的公办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中一半以上是国营单位,60%是超过1000人的企业。去年毕业生就业平均薪资是5400元,而空保专业毕业生平均薪水是9045元,空乘专业为8289元。

没面子、成长空间小成家长不愿孩子读职校的原因

高职生就业率的攀升,离不开需求的推动,更得益于国家和各地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政策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期以来,各地也纷纷出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举措,多渠道助力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湖南遴选建设了10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组建了湘瓷、湘菜和湘茶学院,突出培育示范特色专业体系;上海计划每年完成100万名劳动者技能培训,其中技能提升培训和新技能培训占比80%以上;黑龙江则围绕“粮头食尾”等重大举措,以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农村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牵引,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然而,职业教育就业热的另一面,却是不少职业院校常年遭遇报名人数持续低迷的尴尬。

“不会让孩子去读职业院校,如果考得不好可以考虑再复读一年,即便多花点钱上本三也不能职业院校。”在孩子未来专业选择上,石家庄的尚女士态度坚决。

和尚女士一样,在本次采访中,持有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

“总觉得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愿意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读书。”牡丹江的王女士坦言,“还是觉得读普通的初中、高中、大学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上学’。”

“还是本科好,家里是女孩儿,吃不了苦,学习不好就送她出国。”天津的李女士认为孩子就读职业院校会让家长没面子,孩子还受苦。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