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追求理想的教育,只能是一场冒险?这所“任性小学”拍了部纪录片,给了另一种答案

时间:2022-09-26 09:2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追求理想的教育,只能是一场冒险?这所“任性小学”拍了部纪录片,给了另一种答案

  看点      对理想教育的探寻,激励一批批办学者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创新学校及创新教育,也给家庭多了一个选择。作为一所小而美的创新学校,上海筑桥实验小学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呈现自己所做美育探索和成果,以及背后的经验和挑战。再次探访筑桥,外滩君发现理想的教育,是既仰望星空,也扎根大地;再好的创新教育理念,都要靠一批热爱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者来推动。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 " 星标 " 我们,从此 " 不失联 "。

文丨周滢滢     编丨 Jennifer

近年来,教育政策的变革,让很多家长越来越看不懂教育了。

曾经,靠辅导班鸡娃、超前抢跑学习,就可以走上名校快通道,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 …教育选择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也有家长开始疑惑," 摇号 "" 双减 " 之后,会对民办学校,尤其是创新型学校产生影响吗?还能选择这类学校吗?

最近,沪上一所小学拍摄的纪录片《美育,关于理想教育的冒险》,引起了外滩君的关注。它展现了筑桥实验小学(简称筑桥),在初创的五年里,是如何开展一场关于理想教育的实验,结果如何,背后的经验和挑战又是什么。

点击观看预告版纪录片

(预约外滩教育本周四直播,观看完整纪录片)

2017 年筑桥创校之初,外滩君就对这所小而美的学校有过探访,并被这所小学的 " 美育 " 理念,以及食育课、汉字思维课等一系列特色课程所惊艳。

整整五年过去,看似 " 任性 " 的筑桥,在创新教育这条路上,却走得很稳。

尤其在一些民办学校、创新学校接连 " 爆雷 " 的大环境下,这所小学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同行者,也给当初慕名而来、加入这场冒险之旅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夏天,筑桥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生。77位毕业生里,有5名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被沪上竞争激烈的" 三公 " 学校录取;在选择民办初中的学生里,有60%升入了平和系学校;另外还有多位学生被上海美国学校等知名的国际学校录取。

追求理想的教育,只能是一场冒险?这所“任性小学”拍了部纪录片,给了另一种答案

一个以" 美育 "为核心,倡导" 自然而然的教育 "的初创学校,在内卷的大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它究竟如何做到夹缝中求生,让一场关于理想教育的实验,真正落地、开花结果,还能交出相当不错的 " 现实答卷 "?

在这部纪录片里,虽然没有找到非常直接的答案,但是却让外滩君坚定,越是在不确定的时代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越是要做到两方面的明白:

一,明白大环境变化的根本趋势和出发点是什么;

二,向内而求,从孩子一生的成长角度看,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筑桥校长郑腾飞的话来说,好的教育,并不会耽误孩子胜任主流学习系统,反而能给孩子留下更多宝贵的特质,比如,好奇心、内驱力、更完整自在的人格等。特别是小学阶段,更要给孩子未来的一生打下 " 锚点 "

如今,筑桥的创新教育在探索中走过了第一个五年,外滩君也想借此窥探一番,听上去很美好、却不可量化的美育,在这五年时间里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 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能抓住的确定性,究竟是什么,且从何而来?

点击预约卡片

不错过精彩直播

   孩子的童年,

更需要一些 " 无用之用 "

张静琳,是一位教育行业的出版人,也是筑桥在读五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孩子一年级面临择校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选择了筑桥这样一所刚创办不久的创新小学。

她曾在北京生活,在鸡血的海淀妈妈圈里浸泡过一番,如今迁居上海,她发现魔都妈妈在鸡娃上,似乎更胜一筹。

相比之下,她的教育理念和大环境有点格格不入。儿子上小学之前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可以玩到天黑才回家。就这样完完整整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

选择筑桥时,她被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所吸引," 一个孩子有什么样的童年,会影响他的一生。小学教育,重要的不是抢跑,而是给孩子漫长的人生奠定基础,积蓄能量。"

追求理想的教育,只能是一场冒险?这所“任性小学”拍了部纪录片,给了另一种答案

能给孩子一生积蓄能量的,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比如美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