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列宁的复仇:17岁目睹长兄行刺未遂被绞刑,30年后杀沙皇全家

时间:2022-09-20 13:3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500

1887年3月1日的圣彼得堡,乍暖还寒的早春依然刮着刺骨的凉风。这一天的报纸标题十分吸睛,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报纸上刊登了一桩谋杀未遂案,谋杀的目标竟是俄罗斯至高无上的存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

两位嫌疑人很快便落入法网,一个是舍维列夫,另一个是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那他的亲弟弟你一定很熟悉,他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我们一般称呼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弗拉基米尔·列宁。

500

列宁

一、失控的暴力,走向极端的优秀大学生

亚历山大和列宁出身于乌里扬诺夫家族,算得上是辛比尔斯克的贵族,他们的父亲老乌里扬诺夫是小有名气的政府官员,在国家杜马和教育系统内部声名显赫。这样的家庭条件足以保障孩子们能得到俄国最优质的贵族教育,而作为长子的亚历山大也不负重望,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圣彼得堡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大学生涯中因为太优秀还获得过政府颁发的金质奖章。

500

乌里扬诺夫家族,居中是亚历山大,右下是列宁

不过对年轻的亚历山大来说,岁月静好的学术时光很快就成了过去时。在当时圣彼得堡的大学生们中间,民主和自由的新思潮早已暗流涌动,被专制主义笼罩的沙俄奉行的书报审查、集会限制等制度,成为学生们攻击的首要目标,而在当局日益激烈的弹压下,这种反抗斗争变得越来越极端化。

500

履行严格书报审查制度的沙皇安全部门

1862年,莫斯科大学一位年仅19岁的学生彼得·扎伊奇涅夫斯基发表了著名的《俄罗斯青年宣言》,其中“要比法国雅各宾派流更多的血”、“俄罗斯共和国万岁”等话语,点燃了俄罗斯内部革命恐怖主义的火种,引发了革命民粹组织“人民意志”(即民意党)从“土地与自由”社中独立,并制造了一起又一起针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刺杀,最终成功在1881年的3月杀死了亚历山大二世。

500

“民意党人”成功在彼得堡炸死了亚历山大二世

在这场暴力刺杀行动后,民意党遭到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毁灭性的打击,有识之士其实也已经看出,恐怖主义并不能解决俄罗斯发展的困境,很快,民意党便在社会中销声匿迹。

然而肉体的消亡并非真正的消亡,民意党所承载的的思想依然以潜伏的方式继续影响着新一代青年革命者。毕竟,这种鲁莽的行动方式和青年人渴望冒险的激进精神很容易发出共鸣。

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这位曾经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就是在这种思想下逐渐成了激进的民粹派革命分子。在对民粹派思想的深入了解过程中,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渐渐把继承民意党人的衣钵视为自己毕生的事业,终于在1886年12月,同舍维列夫等志同道合的大学生重组了新的民意党。事实上,这个新民意党和之前刺杀亚历山大二世的那支民意党毫无瓜葛,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二、冲动的冒险和拙劣的行动

学生毕竟是学生,和有严密逻辑的刺客相比,民意党的新生更像是一场意气用事的闹剧。亚历山大变卖了从沙皇政府那里得到的金质奖牌,用这笔钱采购了一支手枪和制造炸弹的化学材料,就连炸弹也是亚历山大根据大学化学课本中的内容自己琢磨制造的。

事发后化工专业人士说,这些拙劣的炸弹还远不足以对沙皇造成生命威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些学生的行动其实从一开始的踩点就已经被帝国安全部门严密监控,事发当天这些学生甚至没能来得及点燃手中的引线。

500

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