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试论如何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22-09-18 07:5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试论如何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马杭中心小学 崔沥云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对生活经验的升华,是社会习俗和民族精神的结合,也是民族心理的表现方式 。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代表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还与当今的文化相契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与现代尊老爱幼的精神文明风尚一致,也能通过父亲节 、母亲节等节日形式体现 。

一 、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在德育教育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是目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各小学使用各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形式,即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宣传为教育手段,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自然形成美德 。
    2.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目前小学教育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个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还有些学校专门开设国学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 。
    3.小学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当中,蕴含在中国的文化典籍和日常生活当中,“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九九重阳登高思
乡之情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完满和隽永都在古代诗歌中体现;人们在清明节时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端午节时回味古代诗人的情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 。 但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显得过分“刻意 ”而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久而久之,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门学科,而并不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 。
    二 、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
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
要的“权威他人 ”,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盛行,则学校教育的主力 ——小学教师,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如,鼓励教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并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在教学中能够用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并且研讨应用方法;严格规定教师在校的行为举止,务必使教师本身做到行为礼貌、举止得体,禁止教师在校吸烟、饮酒,给学生作出品德修养榜样;指导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弘扬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中去。
    2.利用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美术、 书法、 音乐等艺术作品当中,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小学教育值得应用的一种方式。 学校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艺术类教育,如,在美术课上开设国画艺术作品赏析和作画专题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又如,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展,使学生在民族音乐表演现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另外,艺术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编排在班会上表演的传统民族舞蹈、教学生演奏中国传统乐器,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获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3.利用生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之一,学校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将知识实践于生活,因此,要在小学教
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将课堂局限于学校,而应该以活
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拓展,使学生通过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
感悟。 另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请家长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多提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方面,如,“食不言、 寝不语”的生活习惯教育,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小学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学生能够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着许多哲理性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如,“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展现了友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三字经》以朗朗上口的韵律阐释了做人的基本原则等。 很多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宣扬“读经三年终身受用”,虽然具有做推广的夸张性质,但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品德修养发展的影响,确实是能够持续一生的。
    2.学校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不是那
些刻板、 老旧的方法,单从教育过程来讲,学生能够提起兴趣,学校教育也更加高效;另外,传统文化教育蕴含在语文知识教学当中,则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新的认知——在校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 能力学习,也是传承文化、 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 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学校教学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