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时间:2022-07-06 07:5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前不久,非洲国家卢旺达在军事演习当中展出了从中国进口的"两炮一弹":CS/CH-3型履带自行榴弹炮,CS/CH-1型122mm车载炮以及红箭-9A反坦克导弹。演习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卢旺达的军人操纵车载榴弹炮时,使用的是平射姿态。这很有可能是和卢旺达没有进口该炮相关的炮兵雷达和炮兵侦察车的原因。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CS/CH-1型

  不过相比起卢旺达原先装备的二战时期的苏联的D-1和M-30牵引火炮而言,中国武器的引进已经是让其一步跨入了21世纪。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M-30牵引火炮

  中国CS/CH-3型底盘以PLZ-95为基础底盘,换装了小直径的负重轮。火炮安装了一门PLZ-96火炮,发动机换成了德国进口的BF8M1015型300kw马力发动机。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CS/CH-3

  这门火炮整体上性能比较出色,但是价格也不便宜,目前并不清楚卢旺达进口了多少,但是数量应该多。

  CS/CH-1型122mm车载炮则是中国较早的一款车载炮,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还展出了性能更为先进的SH-15车载炮。众所周知,车载炮需要克服的最大设计问题就是精度。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SH-15

  SH-15这门炮的后部有一个千斤顶,在野战射击时车身通过液气悬挂整体降低,后部的千斤顶和前边的两个驻锄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架,实际上火炮就是放在地上而不是与卡车相连接,能极大地提升火炮的精度。而因为CS/CH-1设计较早,没有采用这样的射击,其保证精度的方法虽不是最先进的,但是也相当不错。

  早期的车载炮大多都是正方向射击的,炮口方向和车头方向一致。这种传统的方式要求车头必须非常低矮,否则火炮射击的热浪通常会损坏车头。

  CS/CH-1与传统的车载炮不太一样,火炮整体位置更偏向车体的后半部分,射击时,火炮要通过螺旋盘向后转,支撑驻锄在车体的两侧,这样的设计在塞尔维亚的诺拉B-52型155mm火炮也有相似的应用,中国PCL-09车载炮也是这样的设计。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诺拉B-52

  只不过诺拉B-52型的驻锄是前后各两个,四点支撑,而CS/CH-1和PCL-09都是三点支撑。中国的火炮稳定性更强一点,因为诺拉B-52火炮本身带着一部很重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后转之后,中心很不稳定。而CS/CH-1则是手动装填,只需要三点支撑就可以保证基本相同的稳定性。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PCL-09车载炮

  火炮后转,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不需要处理车头的设计,而且稳定性能实际上更好。卢旺达大约从中国进口了6门这样的火炮,加上履带火炮总数应该在10门左右,虽然数量少而且缺乏足够的额外支持设备,但是对于非洲低强度战争和防范假想敌刚果(金)而言,已经足够了。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卢旺达从中国进口的另外一款武器,就是红箭-9A反坦克导弹。红箭-9于1999年诞生,但是中国装备的不是很多。目前,中国正在大批换装红箭-11,这就给红箭-9A的出口提供了可能。

  

非洲小国的大跨越:引进中国两炮一弹 从二战直接进入21世纪

  评价反坦克导弹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引导方式。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需要人工操作导弹奔向目标,第二代则是光学瞄准+指令制导,第三代则是激光制导,第四代则采用的是复合制导。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