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背景资料:俄罗斯国家概况

时间:2022-07-04 22:5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国名】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

  【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

  【人口】1.419亿人(截至2010年3月1日)。民族18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79.8%,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巴什基尔、楚瓦什、车臣、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阿瓦尔、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德穆尔特、阿塞拜疆、马里和日耳曼族(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根据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50-53%的俄民众信奉东正教,10%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

  【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面积10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6万(截至2010年1月1日)。平均气温:1月-8℃,7月21℃。

  【国家元首】俄罗斯联邦总统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2008年3月2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5月7日宣誓就职。

  【重要节日】公历新年:1月1日;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俄历新年:1月13日;祖国保卫者日(原苏联建军节):2月23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春天与劳动节(原苏联劳动者团结日):5月1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人民团结日(2004年设立,为纪念莫斯科打败波兰入侵者):11月4日。

  【简况】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气温平均为-5~-40℃,7月气温平均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政治】俄国内政局保持稳定。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俄总统后,着力稳定社会政治形势,逐步在全国建立起垂直权力体系,同时多方改造并巩固统一俄罗斯党,使其实力日趋壮大。2003年底,该党在俄杜马大选中大获全胜,占据议会2/3席位。2004年3月14日,普京以71.3%的得票率连任总统。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通过改变地方领导人和国家杜马的产生办法进一步强化了以总统为核心的垂直权力体系。2005年底,俄通过非政府组织法,加强了对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管理和规范。2007年12月2日,第五届俄国家杜马选举顺利举行。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进入杜马。2008年3月2日,梅德韦杰夫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5月7日宣誓就职,随即提名普京出任政府总理。5月8日,国家杜马批准普京的总理提名,当日普京出任总理。

  2009年,俄国内重大事件主要有: (一)2月16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免除奥廖尔、普斯科夫、沃罗涅日州州长和涅涅茨自治区行政长官职务。(二)3月1日,俄79个地区举行3500场不同级别地方立法机构和市政机构选举及地区性全民公决。统一俄罗斯党在9个联邦主体议会选举中得票率50%以上,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三)4月6日,根据俄宪法修正案,俄总理普京首次向俄国家杜马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分析俄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俄政府反危机计划。(四)4月16日,俄国家反恐委员会宣布,取消1999年秋开始在车臣实行的反恐行动状态,减少车臣驻军兵力,主要由当地护法机关承担反恐任务,解除对车臣境内经济活动、人员流动的限制。(五)5月18日,俄联邦安全会议公布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的《俄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阐述俄面临的国内、国际安全环境,俄国家安全政策主要方针和优先方向。(六)6月4-6日,俄举行第13届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阐述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倡议对现行国际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构建新的国际能源合作法律框架和储备货币。(七)8月17日,俄哈卡斯共和国境内叶尼塞河上萨彦-舒申斯克水电站发生高压水流涌入主机房的严重事故,致使电站停止运行,造成机组、厂房损毁和严重人员伤亡。(八)俄75个联邦主体举行近7000场地方立法机构、市行政长官等各层级选举和全民公决。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优势巨大。俄罗斯共产党、自由民主党、公正的俄罗斯党等议会三党因不满选举结果宣布退出10月14日俄国家杜马举行的全体会议,抗议选举舞弊。(九)11月12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向联邦会议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强调将在医药、节能经济、核能、航天和通信技术、战略信息技术五大领域实行现代化。出台四大步骤:改组“国家公司”,对国有经济进行现代化改造,创造培养人才、吸引投资的良好政策环境,为创新经济提供立法和行政保障,优化税收和保险制度。(十)12月3日,俄总理普京与俄民众举行第8次“与国民直接对话”直播节目,就俄国内经济、社会、安全等回答提问。普京强调社会保障依然是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政府将大力倡导发展创新经济,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对待北高加索等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以预防为主,加强军队建设,推动军事改革,严惩护法机构人员贪腐行为。(十一)12月8日,俄总理普京签署批准《2030年前能源战略》,该文件成为俄未来20年能源业发展指针。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