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04:19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案例名称:《设计人工智能》
负责人:张婷
申报学校: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教学理念:基于学习产出(OBE)思想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结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订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将毕业要求分解为详细的指标点,落实到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评价环节中。基于OBE思想的课程设计,是以学习成果评价体系来指导学生渐进式学习,每个阶段的过程考核尤为关键,适当提高考核难度,体现“两性一度”中的学业挑战度。
教学方法:课程思政+信息技术+因材施教
本课程始终以教学设计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明确“资源是叶,活动是枝,教学设计是主干!”
课程特色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思政精神相融合
教师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及学生学习特点,建立了在线课程平台,从学生的视角,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贯穿在教学内容中,润物细无声。
课程特色二:高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运用线上SPOC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收更多的内容,促进知识内化,师生之间通过线上平台在课前、课中、课后互动,联系更加紧密。在线下教学中,能做到先学后教,层层递进,迁移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特色三:精准的因材施教——基于学情分析的分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做出调整和改进,增加了考核难度。对于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专业竞赛、企业项目获得考核加分;对于后进的学生,及时进行教学预警,并给与关注和帮助。
课程特色四:开放的学习活动——真实的学习体验
教师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积累了大量社会实际案例,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实战;将专业竞赛如:大广赛、计算机应用大赛等的选题纳入课程作品的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习体验更加真实。
教学过程: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要强化和改进教学的手段,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的习得,甚至于创造性知识的生成。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
(1)如何建立学生课前学习的信心?
课前准备的过程,则是学生自己支配学习时间,并根据教师提供的指导和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吸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录制课前导学视频,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明确需要掌握的内容、目标和成绩准则。
(2)如何让学生的知识内化?
实现的过程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通过掌握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线上直播课堂活动,并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协作讨论,最终进行成果展示。
(3)如何形成评价?
在阶段性学习之后,实施形成性评价,对暴露的学习问题进行补救和解决,学习结束后,对学习者进行总结性评价。
(4)如何查漏补缺?
在巩固阶段,通过发布问卷及测验,对学生所学程度进行验收,查漏补缺,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下一单元的课前学习中,通过发布学习资源或测验,将知识点反复巩固,从而达到掌握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