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国院校库 >
30周年!航天报国!西工大人从不缺席!

 

千百年来

中国人从未停止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

1992年9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

如今已走过三十载光阴

一代代航天人胸怀牧星耕宇的凌云之志

攻坚克难,穷经皓首

在遥远而神秘的太空中

留下了属于中国载人航天的印迹


三十载初心不改,栉风沐雨

作为“三航”领域领军人才摇篮的西北工业大学

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西工大力量


大家还记得吗?很多航天员都曾与西工大学子有着不解的缘分。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航天英雄”翟志刚,“英雄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张晓光,“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等,都曾与西工大学子亲切交流,共话载人航天精神。

2009年5月,“航天英雄”翟志刚以“漫步太空、为国争光”为题在友谊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作报告。


2017年4月24日,英雄航天员张晓光做客西工大翱翔名家讲堂,分享他成为航天员的励志之路。


2018年10月23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做客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名家讲堂。


作为“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西工大便重点参与其中,30年来,西工大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为载人航天工程持续贡献力量。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时,西工大陈士橹院士团队就承担了技术攻关工作,开发的故障仿真软件应用于我国载人飞船研制,“护送”神舟系列飞船顺利飞上浩渺的太空,其故障检测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研制和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多人多天多舱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西工大航天学院教授李新国和学院众多师生参与神舟六号飞船的部分研制和测试工作。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西北工业大学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承担了天宫一号舱内环境、人机设备和交互界面的设计任务。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神舟八号的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包括显示器、控制器、照明系统,可以说凡是和航天员相关的手持设备和显示页面,都采用了西工大的设计。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完成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西工大为神舟九号宇航员设计手柄,为宇航员操作的便捷性提供保障。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同时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天宫二号从舱内的手脚限位器、防火布到内部布局,设计基本采用了西工大在天宫一号设计时提交的版本。此外,西工大承担了神舟十一号四项重大的科研任务。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魏炳波院士团队承担了中国空间站应用任务中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项目,利用核心舱内装载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中深过冷金属熔体的热物理性质测定及快速晶体生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