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3-05 02:59 阅读次数:
doc下载 >> 毕业论文 >> 教育 >> 班主任 >>
本文是一篇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家庭教育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出路在何方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家庭教育及农民工子女教育及教育体制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家庭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关于家庭教育方面论文例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近年来,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日渐出现“家庭化”的趋势.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村子女也需要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些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学习处境并不乐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关 键 词 :农民工子弟 教育 公平
新学年开学之际,北京的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被拆事件却相继出现,其实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于全国很多地区.尤其北京的这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被拆除或关闭后,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 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困状分析 1.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碍我国的户籍制度将城市与农村划分为两个在权利、义务与社会福利保障上不对等的社会集团,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1]与二元户籍制度对应,形成了二元教育结构和资源分配方式.当前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是为城市现有户籍统计下的城市人口服务的,当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后,城市公共服务系统供给难以应对大量外来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尤其表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正规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农村流动儿童入学上也受到教育成本、办学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是根据生均教育成本划拨到适龄儿童户口所在地政府的,加上我国教育经费不足是客观现实,因此流入地城市在接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上承担着经费上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感到力不从心.[2]即使收取部分借读费,但也不足以补偿学校因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增加的投入.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个小学生实际的生均教育经费为1500/年,按政府规定借读费只能收取480元/年,多收一个流动儿童入学,学校就要多负担1000多元.[3]另外,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就学质量存在差异.在城市的各级各类正规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常被视作特殊学生,有些公立学校认为农民工子女学习普遍较差,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没有关系,因此教师不拿这些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4]低质量的教育会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减弱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可能导致他们放弃学业.
3.家庭方面的障碍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中父母对子女生存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由于农民工区际流动往往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原有的家庭形式,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家庭互动模式,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并且流动人口本身就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市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等,这就同样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5]同时,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的缘故,难以胜任和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由于收入微博,他们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
4.学生自身方面的障碍农民工子女随着父母在不同城市间不停地迁移,致使孩子们身心疲惫,难以适应不断变换的新环境,加之学习基础的薄弱,学习内容的不衔接,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产生自卑感.由于农民工子弟多来自偏远农村,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二、 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发展建议1、改革教育体制,增加流动儿童接收地教育供给
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公共责任,改革现有义务教育体制. 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督,从整体上协调好各地区、部分的利益,做好地方教育经费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则要多方筹措资金,讲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具体工作中.逐步打破城市户籍作为入学条件的限制,实行居住地原则就学政策,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在公办学校入学.另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取消农民工子女的“赞助费”、“借读费”等额外的不公正收费项目,因为在农民工缴纳的税款中,已包含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应让农民工再额外承担不合理的教育支出.[6]
2. 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