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19:16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占编率今年底要达到80%以上、晋升副高及以下职称对论文不做要求、绩效工资水平可提高至不高于当地无收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总量的5倍、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不低于50%……11月23日,太原市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就《太原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能力激发活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发布并解读。
年底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编率要达到80%以上
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引得进”人才,《方案》明确要求要落实好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公开招考力度,重点解决空编较多的问题,将编制到位率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医改考核体系重点推进,确保2018年底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编率达到80%以上。据介绍,目前太原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编率已经达到65%。
同时,要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方案》要求要充分发挥阳曲、清徐改革示范县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医疗集团建设,进一步理顺医疗集团管理体制,规范落实县、乡、村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逐步建立起“人、财、物、责、权、利”一体化的“一家人”新格局,从体制机制上推进解决基层服务能力内生动力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
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需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从基础设施建设、科室设置、设备配置、业务开展等四方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力争2018年3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基本标准,其中10%达到示范标准,到2020年所有基层机构达到基本标准,50%达到示范标准。
取消基层人员晋升职称对计算机、外语的要求
《方案》对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在卫生高级职称序列基础上增设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序列,实施单独评审,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机制。降低学历要求,中专、大专学历者专业工龄达规定年限可以晋升高级职称,取消基层人员晋升职称对计算机、外语的要求,除晋升正高职称需要一篇国家级(或可视同国家级)论文作为参考外,晋升副高及以下职称对论文不做要求,重点注重实绩,突出基层卫生工作实践经验和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危急重症抢救处理能力。继续加大市直市管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晋升职称下乡服务时限管理要求,晋升中级职称的下基层服务不少于12个月;晋升副高职称的下基层服务不少于15个月,其中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少于12个月,到县区级医院不少于3个月;晋升正高职称的下基层服务不少于15个月,其中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少于9个月,到县区级医院不少于6个月。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方案》还明确,将继续开展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升服务能力。市、县两级直属直管公立医院均要组建巡回医疗队,发挥对口帮扶主力军作用。按照“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提供中西医技术指导、业务骨干培训、专家示范带教等,实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扶全覆盖。同时,加大“互联网+”应用力度,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推动上级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县域医疗集团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
引进人才只是强基层的第一步,引进来之后还得留得住。这也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面临的困境。为此,《方案》明确,将调整财政补助方式和范围。在保持公益一类性质不变、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情况下,允许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收入,在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的结余至少90%返还给机构,返还部分不得冲抵公益一类财政供给项目。对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给予专项财政补助,人员培训、离退经费等给予财政补助并纳入年度预算。承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完成服务任务和考核达标后按规定获得的补助资金,可作为一般性业务收入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重点用于保障项目所需的相关人员经费支出及公用经费支出,统筹用于开展项目的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经费、专用检验检测设备配置更新等能力建设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