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21 06:35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学校名称:
郓城县实验中学
办学地点:
郓城县临城路与义和路交叉口向东500米路北
办学条件:
学校办学设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硬件建设逐步改善。西校区占地100亩,有办公楼1栋、教学楼5栋、师生餐厅1栋、9层学生公寓楼2栋。东校区占地97亩,有办公楼1栋、教学楼3栋、学生公寓楼2栋、师生餐厅2栋。
办学类型:
普通高中
办学性质:
公办
办学规模:
学校办学设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硬件建设逐步改善。西校区占地100亩,有办公楼1栋、教学楼5栋、师生餐厅1栋、9层学生公寓楼2栋。东校区占地97亩,有办公楼1栋、教学楼3栋、学生公寓楼2栋、师生餐厅2栋。
上级主管部门:
郓城县教体局
所在区:
菏泽市
官方网站:
?xxid=1592692511971872768
联系方式:
西校区:0530—6522863;东校区:0530—7702967
其他公开渠道:
无
办学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正心砺志、自主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确立了“自省、自砺、自强”的校训,培育了“崇文尚德、行健自强、务实创新、搏竞一流”的学校精神,加强了对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建设,完善了校园建筑物的命名,建造了“志存高远”现代雕塑,敬立了“至圣先师孔子行教像”,建成了大型“六艺浮雕文化墙”,逐步形成了既有历史文化积淀又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学校文化系统,学校文化氛围不断浓厚,学校文化理念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文化引领作用凸显。
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坚持“事业用人、情感留人、发展成人”原则,努力构建 “以师为本”的管理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逐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梯次培养体系。积极开展“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广泛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教学观摩课、教学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和优质课评选活动,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有了大大提升,优秀教师不断涌现。
学校坚持多样化办学,走多元发展及特色发展之路,切实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切实搞好普通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坚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基本规律,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努力打造普通教育与艺体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给每个学生的成长搭建成功的平台。一是成立了特色实验班,面向优秀学生,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实现全员育人,切实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二是我们开办了日、俄语班,为那些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了一条进入大学深造的捷径。三是根据学生特点和发展特长,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等多样的专业课程,为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重点大学创造了条件。
教学管理上,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观念,在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强化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积极优化学风建设。一是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实行侯课制度、领导巡课制度,制定自习课、体育课、音美课、信息课等课堂标准要求。二是重点进行对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抓住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实施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布置作业,强调课内外的分类指导。实行分层考核,鼓励异步达标,同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索和把握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四种课型的结构特点和规律,坚持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原则,构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促进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强化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积极优化学风建设,以尖子生培养、临界生转化和艺术生教学为关键点,狠抓毕业班备考工作。
师资水平: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613人,其中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168人,一级教师182人,省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齐鲁名师1人,菏泽名师1人,菏泽市最美教师1人,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42人,省、市级优质课执教人、教学能手96人,市县教坛精英5人,县教育明星4人。
荣誉奖励:
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连年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培养出北京大学蔺洪涛、清华大学司良省、张宁、解璞、杨佩章、李付彪、曹先亮、李乃康、中央美术学院王兴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范晓玮、刘婧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学生,学校被授予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文体明星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21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课题改革实验学校、菏泽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菏泽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菏泽市高中教学突出贡献奖、菏泽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菏泽市高中教学工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82年,1985年招生,1989年开始招收高中生。2008年暑假,实现高、初中分离,迁入现校址郓城县临城路西段。2020年,东校区成立,“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