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8 21:48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漫作品中有近乎逼真的亚洲人的美和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凭着艺术、人设、剧情、气质等的创新、趣味性和魅力等因素自成风格,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动漫时代,并屡次在国际中获奖,在全球拥有着广大的收看人群和广泛的爱好者。日本动漫从20世纪初发展至今,产生了不少衍生物,例如:声优、动漫音乐、各类动漫节、同人、动漫周边、动漫用语、字幕汉化组、cosplay等等,形成了独特的日本ACG文化,并作为非主流流行文化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
作为ACG衍生文化主流之一的Cosplay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和香港开始有小规模的cosplay活动,1998年大陆动漫展才有了零星自发的个人cosplay秀。但缘于日本、台湾、香港三地cosplay的成熟,大陆的cosplay得以极速稳定成长,2008年,中国大陆第一届cosplay大赛在杭州成功举办,cosplay活动地域也由刚开始的广州、杭州、上海、北京等东部大城市向内陆发展。
重庆虽是cosplay活动的后起之秀却有着不输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重庆地区动漫活动不断增多,各类动漫展、同人展、cos比赛层出不穷,规模也越办越大,政府也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动漫产业发展,并致力于把重庆高新区打造成国内一流动漫基地和把西部动漫节办成全国品牌。使得重庆地区热爱ACG和喜欢cos的青少年有了一席“用武之地”,可以自由的用实际行动抒发自己对ACG的热爱。因此,重庆成为了ACG文化传播的内陆最佳代表。
日本ACG文化为什么受到众多中国青少年的追捧,并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沿海深入内地,成为青少年非主流流行文化之一;其衍生文化之一的cosplay又是为什么能够得到众多ACG爱好者的支持和参与,这引起了同是动漫爱好者的笔者的浓厚兴趣。笔者希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隐藏其中的缘由及其中蕴含的独特日本动漫文化的魅力,并期望能够从中提出引导ACG相关活动(主要是cosplay相关活动)健康正规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得出对中国ACG产业发展的启示。
就目前而言,关于ACG文化及cosplay活动的先行研究并不在多数。但也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目前笔者搜集到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角度。
(1)ACG与cosplay的基本概念研究
在ACG文化刚刚传入中国的时期,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ACG为何物,cosplay又是怎么回事。所以出现了大量介绍ACG与cosplay基本概念的文章。钟远波在《艺术理论》上发表的《中国动漫cosplay发展研究》 及栀子在CHINA REPORT发表的《cosplay角色扮演时代》等文章中描述了cosplay目前在中国部分地区发展的部分相关情况并阐述了相关基本概念,现列举如下。
所谓ACG,是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首字母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起此三项产业已紧密结合,它从文本出发,却不再复归于文本,其衍生产品超越了娱乐本身,遍及生活的没一个具体层面:服饰、工具、电影、旅游、家庭装饰、文化用品等等,形成了独特而广泛的ACG文化,开启了新的ACG时代。在此基础上,cosplay作为其衍生品在日本甚至全球愈演愈烈,为越来越多热爱动漫的青少年所追捧,发挥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Cosplay是英文 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其动词为cos,而玩cosplay的人则一般称为cosplayer或者coser。Cosplay最早的中文译名出自台湾,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以现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内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及化妆来扮演ACG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视觉系乐队以及电影中的人物,甚至还包括原创人物,在定位上包含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
(2)ACG文化在中国的现状研究
在日本,ACG是不可分割共同进退的的整体,而在中国,A、C、G是分开发展的个体。北京服装学院的林晓阳在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式ACG现象的思考》中说到,虽然中国的动画、漫画、游戏与自身的纵向发展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诸多方面与发展成熟的日本有所差距。主要市场仍被日本ACG产品占领。
(3)Cosplay为主的日本流行文化对其爱好者的影响研究
青少年是日本流行文化的最大受众,根据市场的细分化原则、按各年龄层青少年精神需求而生产出来的日本流行文化,90年代中期以后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在中国文化市场商流通(吴咏梅的文章《80后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日本流行文化》及王敏编著的『 「意」文化と「情」文化:中国における日本研究』)。Cosplay作为日本ACG文化的主流之一,让热爱动漫作品的人藉由角色扮演把原本只存在于虚幻世界的人物呈现在真实世界里,也使得自己能有置身于动漫世界的错觉。这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并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轨迹。云南民族大学许易的硕士学位论文《Cosplay的流行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谢吕莎发表在《中国青年研究》上的文章《Cosplay文化之于大学生需求满足过程透析》等,都说明了cosplay活动对青少年的或好或坏的影响。
(4)Cosplay活动的商业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