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发表
动画设计论文(最新论文8篇)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促使我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下面是搜素整理的动画设计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动画设计论文第一篇:国内外动画人物角色外形造型整体设计比较

 

  摘要:中国的动画也具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可是当代中国的动画如果现在要想进一步走向更大的国际动画市场,再创辉煌,只有在中国动画保持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独特艺术个性的基本前提下,突破了中国传统动画对角色的造型和设计的惯性和传统思维,改变了中国传统动画对角色的造型和设计的定性和模式,将一些现代新元素融入到当代中国的动画对角色的造型和设计中,在对本土传统文化动画题材的角色设计基础上同时又是否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同时,我们要在中国动画造型的服装、道具、发型上能融入一些比较现代的、时尚的文化元素,在形象的角色造型设计上同时又能否充分运用不同的材质工艺来对角色进行多样化的制作以此这样来充分满足普通大众的喜好。当代中国的动画只有充分结合本国的动画发展现状,分析优秀中国动画的角色设计和造型的一些成功经验,在中国动画保持自己特色的动画基础上能否注入新鲜的艺术血液,新鲜的文化元素,才能真正设计出真正的一个富有优秀中国动画特色的一个具有强烈生命力、感染力的成功中国动画形象。

 

  关键词:动画; 造型; 设计;

 

  1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用一个镜子来比喻:西方如镜,东方如影,都是对客体的映像。这种观念上的差异直接地导致了中西方动画设计思维和方法的不同。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西方动画设计师的思维和方式易把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简单化,他们往往更善于洞察和挖掘客观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动画设计与自然之法相容、重在于表意、重自然的精神、重物质的意境,并非单纯地注重精神和物质的外观。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动画设计,最好的动画设计例子之一就是对水墨动画的大量研究和运用,中国手工业动画的设计师更多地注重的是其意境之美。如果将西方的动画设计归结为"源于本质",中国的动画设计可以很理解性地称之为"源于自然"。

 

  2 中国的国漫动画人物造型角色外形造型的整体设计与对比美国、日本的国漫动画人物造型角色外形造型整体设计的基本对比

 

  2.1 与美国对比:

 

  从《冰河世纪》、《加菲猫》、《狮子王》、《海底总动员》、等大批动画优秀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通过对动物毫无顾忌的、夸张、稚气和充满个性化、卡通化的现代主义角色造型和人物设计,是许多美国经典动画片中人所共有的重要元素和特征。但是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是目前美国绘画和现代主义的设计和模仿运动的一个萌芽发展时期,国内少数的设计家已经通过美国和欧洲的绘画和报刊杂志已经认识和了解到正在未来的欧洲和世界上发生现代主义的设计和模仿运动,因此,他们已经开始在欧洲学习和进行模仿艺术探索,欧洲绘画和现代主义的设计也直接地产生和进入到了美国,促成了美国绘画和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动画人物设计大师沃特迪斯尼创作和塑造出了家户晓的加菲猫和米老鼠系列动画人物形象。也就是永恒的动画造型设计特点,也就是用生动而充满了力量的几何立体造型及流畅的动画线条手法将漫主义和传统的现代主义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最终形成永恒的动画主题。而这种造型设计特点在当今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片依然清晰地可见。中国的《九色鹿》动画就是其中较为经典的作品之一部,其动画造型设计风格主要汲取于唐代敦煌的壁画。其中九色鹿的动画造型的设计取材于唐代和中华民族鼎盛时期传统的壁画和艺术造型设计形式,凸显出了一大批追求艺术节奏与韵律感的当代中国经典动画片独特的造型设计风格。而由此产生的一些动画人物形象也必将是失去了生命力。同样也是对于动物的造型思维设计,对于中国动画人物角色整体造型的设计来讲,首先我们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动画文化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同时更要始终站在当代人类文明的历史高度,纵观当今世界动画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未来,用平等的价值观和心态与西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只有将中国传统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语言与中国时代精神的追求相结合,在这样的现代语境下探索新时代的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方式,才能真正创作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作品。

 

  2.2 与日本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