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4 12:53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大幅增加的毕业生数量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让“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奔波的无奈感叹。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今年也被网友们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那么,荆州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昨日,记者来到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今年荆州开发区相关公司的本地大学生应聘率普遍较低,外地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同时,一线工人的人员流动率大,很多大学生工作时间不足一年便跳槽也已成严峻的现实。
大学生求职。资料图
原因一
专业不对口岗位选择面较窄
“今年大学生招工的数量比往年少,岗位选择面较窄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荆州开发区劳动人事局科员沈红卫无奈地说:“有的公司在学校举行招聘会时行动不快,学生大多被外地的企业揽走了。”沈红卫告诉记者,荆州开发区的企业大多以机械制造业为主,所提供的岗位也多为一线技术岗,而荆州本地的大学在机械制造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明显不足,这也直接造成了许多本地大学生因择岗选择面较窄,从而去外地发展的现状。
原因二
企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压力大
采访中,沈红卫表示,除去岗位选择面较窄外,企业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也是招工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外地学生认为“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本地较多,薪资水平也较本地高,待遇相对较好,而本地一些企业提供给员工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外地的学生如果要立足荆州,工作之余还要考虑租房等生活问题,这加大了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生活负担,许多大学生因此也选择了去外地发展。
原因三
定位不准确职业未来规划模糊
除去以上两点,沈红卫表示,许多应届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规划模糊也成了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
沈红卫告诉记者,如今的许多应届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由于部分大学生家庭负担轻,自身对于职业规划模糊,择业时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兴趣、爱好与工作的轻松程度。而本地企业提供的岗位又多为一线基层岗,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企业今年的招工量小,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便就业了,也会因不能接受较大的工作量而辞职待业。
“我们这里有的企业提供了月工资近9000元的工作。”沈红卫说:“但因为岗位属于一线基层,平时工作时间较长,有时甚至一天需工作12小时,这让很多大学生望而生畏。”
建议
扎根岗位吃苦耐劳是关键
面对企业招工量小,大学生不愿立足荆州的现状,沈红卫表示,大学生如果想有一份高薪工资,进入企业管理基层,就必须要从一线做起。
沈红卫告诉记者,面对新的就业形势,荆州开发区劳动人事局也做出了相关努力,如企业有招工信息时,荆州开发区劳动人事局也会在相关媒体、网站进行第一时间发布。同时,他也希望学校能加强大学生就业引导,让大学生有吃苦耐劳的决心。(记者侯烨华实习生易凡琦/文)
毕业的滋味
——荆州大学毕业生面面观
6月的大学校园,期待、兴奋、彷徨、忧伤……复杂心情难以言表;狂欢、K歌、散伙饭、毕业晚会、毕业旅游、拍毕业照、通宵游戏……热闹上演。据荆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统计,今年我市有20655名大学生毕业。在一年毕业季到来之际,《荆周刊》将视线投向了一群大学毕业生,记录他们在面临就业、创业、升学、爱情、友情时的抉择。
就业的梦想很纠结
文/刘青海
“大学的四年中,我身上聚集了很多光环,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总觉得有很多眼睛在看着自己,不过这更能激励自己努力上进,变压力为动力。
李美姿,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2012届毕业生,《花儿朵朵》株州赛区冠军,长沙赛区50强,在校期间多次举办个人演唱会。